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战疫深圳人|昼夜“追捕”病毒 深大总医院破解多例核酸检测“阴阳迷局”

条评论立即评论

战疫深圳人|昼夜“追捕”病毒 深大总医院破解多例核酸检测“阴阳迷局”

分享

凌晨1点多,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检验科分子室生物安全柜中,从发热门诊送来筛查新冠病毒的样本就摆放在检验科技师陈晓静的眼皮底下,那些令大众惴惴不安的新冠病毒,可能就存在于这些样本中。陈晓静和她同事的工作,就是通过调配试剂、处理样本、提取核酸、核酸扩增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将“侦查”出样本的“秘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深大总医院检验科正在检测病毒样本

检验员查看检验结果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3月3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金洪竹 通讯员 王卓芬)凌晨1点多,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检验科分子室生物安全柜中,从发热门诊送来筛查新冠病毒的样本就摆放在检验科技师陈晓静的眼皮底下,那些令大众惴惴不安的新冠病毒,可能就存在于这些样本中。陈晓静和她同事的工作,就是通过调配试剂、处理样本、提取核酸、核酸扩增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将“侦查”出样本的“秘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自1月30日正式开展核酸检测以来,深圳大学总医院检验科已检测了近1800份标本。他们“直面”病毒,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抗疫贡献力量。

专业精湛 破解多个“阴阳迷局”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为了提高检出率,检验科多方面努力,死磕“疑似”,多次让“狡猾”的病毒“现形”。

1月29日,一名47岁的女性患者在深圳市其他医疗机构因连续2次核酸检测为阴性,转至深大总医院隔离病区继续做留观治疗。这位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都符合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但之前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了确诊,复检核酸、提供准确病原学证据的任务落到了检验科头上。

科室主任郑卫东带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用离心柱提取核酸技术结合PCR荧光探针法,从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成功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使患者得到确诊,转至定点医院治疗,赢得及时治疗的时机。

在深圳大学总医院,郑卫东和他的团队“破解”了多例这样的“阴阳迷局”。郑卫东说,出现假阴性与患者自身病程发展、采样、标本运输和保存、检验技术方法等因素相关。为此,对一些特殊的病例,郑卫东主任会要求临床多部位同步采样送检,或在实验室采用多种试剂盒进行检测,以提高检出率。

使命必达 “白加黑”模式“追捕”病毒

从深圳市定点医院转来的核酸检测转阴但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院24小时发热门诊收治的疑似患者、医学观察点的隔离观察人员、住院患者等都是检验科的检验任务。随着检测任务的加重,检验科启动了“白加黑”模式,每天中午1点到晚上以及每天凌晨1点到上午分别检测两到三批。

年轻的90后陈晓静、梁琪、湛璇主动承担起夜间核酸提取和上机测试任务,郑卫东也不例外,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看到科室分子检测岗位人员极其紧张,已持有分子检测上岗证但在其它岗位工作的邓莉、杨晓慧两位技师经过严格培训后也主动请战,为科室分担压力。

事实上,这支团队的战斗精神在抗疫之初便彰显无遗。1月28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部署,深圳大学总医院成为全市17家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机构之一,检验科连夜启动了采购试剂盒和小型设备的工作。第二天,实验室人员院感培训、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级防护流程演练、规范样本采集运送流程等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展开。1月30日,检验科就已正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规范操作 “我们不怕病毒”

样本运送包装进行75%酒精灭活后,将样本进行编号并重新单独密封包装,随后放入水浴锅56度40分钟灭活病毒。将配置的提取试剂分装至1.5毫升的离心管,并在离心管上进行编号,在样本灭活后从中吸取200微升至对应编号的离心管中,通过柱提的方式纯化提取核酸,最终得到仅仅50微升的核酸,而50微升也就一滴水的大小。

记者了解到,高速离心的样本、各类呼吸道样本的处理都可能有气溶胶的产生,再加上接触大量患者标本,实验室技师面临着较高的感染风险。但是长期与实验设备、与检测样本打交道的他们表示,只要严格按规范进行每一步操作,做好个人防护,“直面”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

实验室的姑娘们说,工作几个小时下来,对她们来说,最难受的是三级防护装备的束缚。防水连体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帽子、手套……这身装备穿起来就要20分钟左右,“有时一进去就要几个小时,不敢多喝水,怕中途要上洗手间,毕竟防护物资紧张。”但姑娘们都说,病毒检测是她们的本职工作,她们将在抗疫一线战斗到底。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