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更懂医护心 一线医护人员该如何面对“心理恐慌病毒” ?

医者更懂医护心 一线医护人员该如何面对“心理恐慌病毒” ?

分享

周娱菁,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从事情绪障碍、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多年,已为100余个家庭提供了服务,有丰富的授课及临床干预经验。疫情当前,她加入了福田区“阳光心理先锋队”,参与心理咨询援助等工作。

周娱菁医生日常工作照


深圳新闻网2月25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邱晓洁)疫情对人的心理影响符合危机和创伤的属性。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医务人员是一线的战士,面对未知的病毒,一线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往往会感觉到很强烈的恐惧、无力感、无助感。

面对这种情况,记者线上咨询了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心理卫生科周娱菁医生。周娱菁,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从事情绪障碍、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工作多年,已为100余个家庭提供了服务,有丰富的授课及临床干预经验。疫情当前,她加入了福田区“阳光心理先锋队”,参与心理咨询援助等工作。

 

记者:您好!请问疫情期间您主要负责哪一块工作?

周娱菁:新冠肺炎疫情病例遍布全国各地,对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们现在面对的,不仅是显微镜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有伴随而来的“心理恐慌病毒”。目前我主要针对“心理恐慌病毒”开展工作,辅助为之而战的那些防疫医护人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包括公安、武警官兵、社区街道、协警等。

 

记者:那您目前了解到的一线防疫人员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周娱菁:疫情的发展目前仍不明朗,我们不得不做长远规划。在强度大、战线长的事实面前,一线防疫人员或多或少都会有以下应激表现:一、情绪上的体验。出现种种不良情绪,表现为愤怒、敏感、无力、无助甚至绝望。二、认知上的改变。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变差、无法如同平时一样对事情进行思考和决断。三、躯体上的不适。表现为疲劳、疼痛、暴饮暴食或者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四、价值观的冲击。在整个事件中获得的信息,对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记者:可以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吗?

周娱菁:比如医务工作者,一方面是他们会对病毒产生担心和恐慌,另一方面是他目睹同事、同学上一线,尤其是前期防护措施不是很到位的情况下,亲身经历了一些事情,心理受到打击,认知受到冲击。医务工作者会感到心疼、无助甚至愤怒。我们建议医务工作者不要去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和朋友、同事交谈,把心里话说出来,把情绪释放出来。等冷静之后,再回归现实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记者:那他们如何回归现实解决问题呢?

周娱菁:我们对于冲在第一线的工作者内心是充满敬意的。也许在最初面对未知的疾病的时候,有一些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物资紧缺跟不上,但是这些一线工作者仍然冲锋在前,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些暂时不需要冲锋在前的医务工作者,虽然经历了愤怒、无助的消极情绪,但是也在克己本分,尽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空暇时间,查阅文献,和同行交流,为防控疫情尽一份力。比如去找一些国外的诊断标准、面对未知病毒的公共安全处理流程,国外成功的防控先例等等。同时也会在各种微信群里协助寻找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通过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化解消极情绪。

现在每个城市都在调动一切力量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比如很多医院的科室,比如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这类门诊,甚至病房都已经关掉了。那这些医务人员去哪里呢?他们就会去给健康驿站的隔离的人员做医疗服务、上门给有需要的人采集样本做咽拭子测试。还有些人去海关关口、车站做一线医务服务,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像最近医务人员剃光头上前线这类新闻,网友褒贬不一,您怎么看?

周娱菁:每个人对事情的观点和看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不管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基于个人经验而作出的反应。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于剃光头这件事情,可能更多的是回归到专业知识的讨论上,比如剃光头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穿防护服时的舒适感,是否能节约洗头的时间多点时间休息,是否能够减少暴露在病毒面前的风险。当然,我们内心为牺牲自己的外在形象选择接受剃光头的医务人员点赞。我们看到了他们不顾小我为大我的奉献精神。这种正能量让我们在疫情面前紧紧的团结在一起,让人感到安心而有力量。但剃光头这件事情,可能在普通大众看来,是很难接受的。也有可能会被解读出负面、恐慌的信息。其实如果有选择的话,大家肯定不愿意剃光头。医务人员也是人,也会害怕、犹豫和踟蹰,会想很多,会哭。面对上前线支援,这个战场是比较惨烈的,他们需要付出跟以往不太一样的代价去做这些事情,心理压力会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是否能为这些医务人员给予更多的支持,比如社会的认可、待遇的提高、疫情过后持续的的尊重,同事之间的鼓励,防护物资的齐全,包括整个救援过程中科学完善的制度,这些实在的东西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和支持感。

 

记者:对于一线防疫人员可能会有的心理压力,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周娱菁: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线防疫人员冲锋在前,面对着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多多少少会出现情绪、认知、身体、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我们建议一线防疫人员不妨试一下这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一、情绪层面

使用适当的“隔离”技术。

1、想象自己的内心被一个透明的防护罩保护,这层防护罩可以帮助你选择外界的信息,当遇到让人很不舒服的事情的时候,它可以吸收一部分伤害。

2、允许自己进行情绪宣泄。比如休息的间隙,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选择一个安全的对象,进行情绪宣泄。可以是哭诉,也可以寻求心理援助,或者是在宣泄对象那里得到鼓励和支持。

 

二、认知层面

一线防疫医护人员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像一面墙挡在病毒的前面。但是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对疫情防控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遇到你无能为力的时刻,一定要告诉自己:这不是你个人的错。比如看着没完没了的病人在焦急等待;比如防疫物资、床位紧缺,而自己有心无力;比如看着鲜活的生命在眼前凋零。我们要知道,这种情感冲击、无力感,不是你个人的,而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力感。

 

三、躯体层面

学会做一做放松练习。用深呼吸帮助放松,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和一段空暇时间,只需要1分钟,尝试做慢而深长的呼吸。当大脑杏仁核发出危险信号的时候,会影响你的呼吸、血压和体内激素水平,每当这时候我们可以刻意的做呼吸放松练习。

 

四、价值观层面

这个层面的调整,要等到疫情真正结束之后,经过整个防疫战斗的过程,与同事、朋友、家人共同讨论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