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智看龙华 | 马健: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后“跨界”人工智能药物研发

智看龙华 | 马健: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后“跨界”人工智能药物研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智看龙华专访视频新鲜出炉~

马健

年龄:35 岁

职位: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年轻有为”一词来形容马健再合适不过了——

浙江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事量子计算研究。

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围绕光合作用体系能量输运中的量子纠缠效应,系统地发展了一套有效的解析数值方法,揭示了量子相干和纠缠在光合作用中的效应。

联合创立了晶泰科技,公司从创业伊始便备受资本青睐,目前是全球“AI+制药”领域融资额最高的公司之一。

以“打造高效、高精度的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平台,用计算驱动新药研发”为由入选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

从MIT(麻省理工)博士后到科技创业者从理论物理到药物研发从美国硅谷到中国龙华马健本人也经历了多重身份的转换在其背后有哪些精彩故事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吧~

访谈纪要

01您当初选择落户龙华的原因?

公司自2015年落户深圳后,我们在几个区都呆过,最终选择落户龙华,其实是顺应公司发展两个需求:

当公司要搭建自己的实验室以及扩大产能时,龙华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龙华区有非常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政策条件支持

02对“龙舞华章”计划有何个人感受?

我觉得这个计划非常好,从龙华的发展定位上讲,从传统偏制造业到现在向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方向转型,面临由人才结构的调整带来的人才引进新需求,所以出台像“龙舞华章”这样的政策,肯定会大大地加强对人才的吸引

03创业过程中,龙华有没有给您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

自从公司搬迁到龙华后,从区委区政府到区委组织部,再到区工信局、区科创局等,都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支持,各部门也经常来公司进行调研和交流,听取企业的意见和企业在一线的感受。在小事上也是,比如说我们的人才过生日了,区委组织部会想着给我们人才寄一份礼物,大家都感觉到非常的温暖

04从自身出发,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奉献自己的积极力量?

首先,从自身出发,我们是创业者,要把企业做好,不断地发展我们的技术,推进我们的业务,这是我们贡献自身实际力量的方式。

另外,我们作为深圳人,也是龙华人,也希望通过回顾自己过去这五、六年来在深圳、在龙华的发展经历,在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更多的建议。我认为针对建设先行示范区这个大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资金补贴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流入;另一方面,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完善、便捷的生活条件来吸引人才。

05与传统药物研发模式相比,“AI+制药”具有哪些优势?

传统的药物研发偏重于“个人经验”的要素,就是根据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经验进行药物研发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的发展过程当中,机器将会逐渐地成为人的助手,并且取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它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全局覆盖能力,这对于传统药物研发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06人工智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到制药行业中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就像在2018年引起热议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剧情中表现的,当大家买不起或是买不到救命药的时候内心是很挣扎的,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在人工智能药物创新领域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更快地将高质量、高效的药物交付到患者手里,避免这样的挣扎。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药物研发能够把现在传统药物研发的周期从十年变成了七年、五年,甚至更短,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人类发展都会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07目前,“AI+制药”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从大的机遇上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市场的大环境上看,我们知道中国正在进入老年化社会,所以用药的需求会在未来越来越凸显。市场的用药需求增大,增长速度加快,带来的便是市场的一个机遇,它会促进更多药物研发活动。

第二,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方向上看,在技术方面,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三个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其中在算力和算法方面,随着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日臻成熟,已经具备了大众化的特征,成为一个很普及的技术资源,这是一个机遇。

而其中要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数据层面上,从人工智能技术来讲,它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进行学习和训练,而在传统医药产业当中,数据是比较中心化的,如何把更多大型药企、研发单位积累的经验数据进行整合,以及面向未来如何更好地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将是人工智能在药物产业落地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

08可以分享您从博士后到创业者的转型感受吗?

第一,个人兴趣为驱动。乔布斯讲过一句话“Follow your heart”,你要清楚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不管你是在去追求学术成就,还是在追求商业成就,或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职业发展,我觉得最好还是先问一下自己内心深处想要什么,你的兴趣在哪。从这点来讲,不是说我们能挣多少钱或者获得多大的声誉。比如,在学术界,我们会希望成为更优秀的人,努力去当教授、当院士,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你做学术的目标,做学术的目标就应该追求你对学术和研究的兴趣,当你发现自己对这个研究没有兴趣,其他的目标是没有办法作为长期驱动去牵引你的。那么同时你做创业者也是一样,你如果追求的是商业的成功,你就应该些放弃其他方面的一些想法,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第二,要进行换位思考,不管你现在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经营公司,无论你在干什么,你都是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来看一看。可能当你跳出来再回头看问题的时候,你的思路会更开阔一些,不会再局限于当时遇到的具体困难。

最后想说

从与马健老师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的,不管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创业的路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智慧以及内心远大的抱负,让自己在人生棋盘里放下的每一颗棋子,都无怨无悔。

作为一位从物理研究跨界到药物研发领域的创业者,马健老师如何看待自己 “博士后”“创业者”和“发明家”的多重身份,我们想通过一段没有放在正片里面的对话来进行解答。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