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治水志愿者守护深圳碧水清波

条评论立即评论

治水志愿者守护深圳碧水清波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今年70岁的他在年初觅到一个好差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南山“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的一名“河小二”。

原标题:治水志愿者守护深圳碧水清波

深圳特区报2020年1月14日讯 温国裕的一天从大沙河边开始。

今年70岁的他在年初觅到一个好差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南山“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的一名“河小二”。

每天早上7点半,温国裕从蛇口的家中出发,抵达南山大沙河,开始一天的工作。

除了巡河捡垃圾、检测水质等工作外,温国裕还负责给其他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讲解深圳水资源、水污染治理的情况。在这些日常的志愿活动中,温国裕感觉到充实和满足,“我来深圳30多年了,大沙河的水质重新变好了,我看着心里特别高兴。”

形成志愿服务助力水污染防治的闭环链条

记者从团市委获悉,全市范围内,像温国裕这样的“河小二”已超过10万名。“河小二”也和“护水骑兵”、红领巾小河长、高校治水联盟等组成五个“一”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是全市702名志愿者河长的好助手,助其一一对接政府河长。温国裕所在的“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不仅是全国首个护水特色U站,也是团市委在大沙河、茅洲河、坪山河等流域建立的7个护河治水志愿服务U站之一。

“按照深圳河段分布情况,我们根据‘属地对接、分段负责、网格管理’的原则集结志愿者,有效地发挥了志愿者就近就便集结、随时随地巡河的特点,做到分河段、分时间段巡河,避免集中扎堆巡河,确保巡查覆盖率更全,志愿者们自发开展雨后巡河、交叉巡河等,也有力地推动了水污染防治工作。”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志愿者通过专业学习、专家论坛等多种途径,对水污染治理工作有了深入认识。志愿服务助力水污染防治行动,形成了“呼吁、监测、发现、传递、反馈、宣导”的“闭环链条服务模式”。

为治水志愿服务插上“专业化”翅膀

水污染防治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志愿者因使命感、兴趣爱好而迅速集结,但是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限制了其参与的长效性。

对此,深圳率先探索“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参与水污染防治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志愿者河长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地方性法人志愿者河长组织——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通过多种方式,将普通的社会力量打造成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

深圳市志愿者河长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关媛苑告诉记者,目前,已开发志愿者河长培训课程体系,建立了由69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在提升党政河长和志愿者河长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以专业志愿服务参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为深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民间志愿力量的有力支撑。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