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高质量推进“千里碧道”建设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高质量推进“千里碧道”建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全省污染最重的茅洲河重现碧波清流,留住了居民龙舟竞渡、戏水摸鱼的美丽乡愁;深圳河湾吸引了大批珍稀鸟类以及白海豚、水母回归栖息,成为“海上看深圳”的亮丽风景线;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以及大沙河、福田河、后海河等一大批黑臭河流蝶变为亲水乐水的好去处……

经过治理后,茅洲河水清岸绿,生态极大改善。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原标题:深圳高质量推进“千里碧道”建设

深圳特区报2020年1月14日讯 全省污染最重的茅洲河重现碧波清流,留住了居民龙舟竞渡、戏水摸鱼的美丽乡愁;深圳河湾吸引了大批珍稀鸟类以及白海豚、水母回归栖息,成为“海上看深圳”的亮丽风景线;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以及大沙河、福田河、后海河等一大批黑臭河流蝶变为亲水乐水的好去处……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水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了解到,在2019年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干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开展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工作,以高质量建设“千里碧道”为抓手,推动深圳当好可持续发展先锋。

2020年将继续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水是万物之母、文明之源,把水治理好,事关公共安全、民生幸福、社会安定。2019年消除黑臭水体,只是水污染治理的第一步。”深圳市水务局局长张礼卫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先行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我市将按照2020年消除劣V类水体、2025年全市河流达到IV类水以上(主要河道达到III类水、可以游泳)的目标,继续抓好治水“十个全覆盖”工作,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市域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同时高质量推进“千里碧道”建设,实现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治水新路,让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成为深圳的新名片。

据深圳市政府公布的2020年民生实事,今年我市将开展水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工作,继续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小区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管网修复改造等十个全覆盖,全面推动排水管理进小区,实现全市河流水质基本达到或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续建及新开工建设民治厂等10座水质净化厂、建成塘头等2座分散式处理设施,完成沙井厂二期工程提标;推进深圳河、茅洲河、光明湖等河湖沿线240公里碧道建设。

我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完成

碧道建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据了解,目前,深圳以及深汕合作区共有189座水库,其中许多风景秀丽,充满自然野趣,深圳的闹市区,还坐落着多座水质净化厂,空间资源也很丰富。目前,这些水务设施大多封闭管理,市民往往“近水而不亲水”。未来,我市将在确保水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把水库打造成“公园式”生态水库,把水质净化厂建成公园绿地和科普基地,向市民开放。全市362条河流(含深汕合作区)也将通过碧道建设,成为健康的生态廊道、秀美的休闲漫道,这将释放出相当可观的绿色共享空间,给全市人民带来优质、丰厚的“绿色福利”,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深圳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正在征求市直有关部门等意见,并即将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据主创规划师邵佳媛介绍,《总体规划》以“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为愿景,以“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为核心理念,提出“五道合一”的碧道内涵,即安全的行洪通道、健康的生态廊道、秀美的休闲漫道、独特的文化驿道和绿色的产业链道。规划将以水为魂,依托水系串联山、林、田、湖、海等生态要素,构建水绿交融、蓝绿相系的生态网络;以水为脉,结合绿道,构建通山达海、湾贯西东的连续休闲慢行系统;以水为底,承载水上运动、体育赛事、庆典活动,营造丰富的水文化空间;以水为纽带,串联沿线水质净化厂、泵站、水闸等水工设施,赋予其复合功能,并向市民开放。规划将以“一带二湾四脉八廊”的空间结构和“三条特色碧道线”为骨架,构建河海安澜的安全系统、蓝绿交融的生态系统、水城共生的休闲系统、缤纷荟萃的文化系统、水城融合的产业系统,以五大系统为基础,交织成为“道道相通,万物相连”的碧道网络。

城市因水而美、产业因水而兴、人民因水而乐。“我们计划以碧道建设为契机,推动水务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为市民提供丰厚的‘绿色福利’。”张礼卫说。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