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南山: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条评论立即评论

南山: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缩影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湾畔,暖阳照耀着蛇口一带,港口客货船只繁忙进出,海边中外游客赏景游乐。40年前,一声“开山炮”在这里打响,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

编者按:


深圳湾畔,暖阳照耀着蛇口一带,港口客货船只繁忙进出,海边中外游客赏景游乐。40年前,一声“开山炮”在这里打响,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

与之直线距离8公里左右的南头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正紧张推进。这座千年古城将蝶变重生,成为展现深圳发展的文化名片。

热闹的码头,古老的城墙,相叠传唱着沧桑巨变的南山故事。这个故事始终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精彩缩影。

这条发展道路有一组与之匹配的精彩数据:从1990年南山建区时GDP78亿元发展到2018年5018亿元,增长超过64倍,人均GDP接近5.2万美元,每平方公里税收超过8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71%,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相当,被誉为“中国最具硅谷气质城区”。今年前三季度,南山区GDP达4002.36亿元,增长7.6%,总量居深圳各区之首,稳居广东省第一区(县)。


前三季度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领先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南山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平稳运行,体现出“总量大、增速快、产业优”的特点,经济增长新动能增强,质量效益凸显。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64.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37.3亿元,增长6.4%。二三产比例调整至41.6∶58.4,二产增速快于三产,实体经济发展地位凸显。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202.11亿元,增长10.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从行业看,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发展质量突出。工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达530家,占在库工业企业的66.1%,先进制造业产值2942.22亿元,占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72%。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306家,营收2411.4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6%。工业生产综合能耗258.71万吨标煤,较同期增长3.1%,显著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7.5个百分点。

南山龙头企业占全市比重不断提高。全市各行业百强企业中,工业19家企业跻身全市百强,服务业42家,批发业41家,零售业31家,住餐业26家。第三产业大企业数量在全市各区中占明显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新增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蓄水池”。2018年底新入库各类型企业1826家,总体增速36.9%,入库数量为全市第一,除住宿业下降0.3%外,其余各行业均增势良好,且增速均在30%以上。其中,工业新增101家,增速79.1%,重点服务业新增907家,增速34.2%,房地产业、建筑业分别达363.2%和170.7%,成为经济发展新活力。

在全球贸易紧张的情况下,南山区实现进出口2523.3亿元,增长11.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增速12.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市第二。

专利,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前三季度,南山区国内专利申请量达49233件,同比增长6.7%;国内专利授权量27217件;国内有效发明专利57825件,同比增长15.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8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501件,占全市42.4%,占全国12.3%。

截至11月底,南山区累计商事主体为504952户,居全市第三;企业户数389806户,居全市第二。

目前,南山区正围绕辖区经济指标短板,成立经济运行研究、各行业稳增长、挖潜招商等11个工作小组,合力拼经济稳增长。


发展速度与经济质量双提升


数据是科学观察、分析、研判重要变化的“窗口”。以时、空坐标系“标尺”来分析南山区主要经济数据“表象”,可以找到南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迹”。

在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看,“十一五”期间南山区GDP年均递增13%,“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7%。2015年到2018年,南山区平均增速超8%,这是在高基数上的稳定增长; GDP从3715、3842、4601、5018亿元,连续突破4000亿、5000亿两大关,连续6年稳居广东区(县)第一、全国第三。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经济结构上不断优化。2015年南山区二三产比例为53.6∶46.5,2016年为46∶54,三产占GDP比重首超一半。今年前三季度比例为41.6∶58.4,继续保持平稳优化态势。

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单位产出、人均GDP两个指标的正相关和与能耗的负相关。“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13.1%和23.4%。“十二五”期间,这两项指标累计下降20%和45%。

南山面积只占深圳1/10,去年全区单位土地产出、人均GDP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2.2倍、1.8倍,较1990年分别增长138倍、9倍。万元GDP能耗低于0.39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仅为4.2立方米,成为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

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去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大于42%,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500家,“四上企业”超6000家,总量全市第一。目前,全区备案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60多家。人才总量达68万人,总量全市第一,其中高层次人数占比达39.3%,居全国首位。

高质量发展,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去年,灰霾天数从2004年的187天锐减到20天,创1991年以来新低;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是国内空气质量最好的发达城区之一;大沙河、长岭皮河等9条河流稳定达到Ⅳ类水质,桂庙渠、铲湾渠等5条河流脱黑脱臭。

今年11月,南山区获得国家生态资源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环境优良且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区。12月,国家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研究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绿色发展、民生幸福和质量效益等方面筛选了17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南山区摘得百强城区之首。


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三级跳”


历史,常常凝练成一次次选择;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的历史。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说,中国40年改革开放,南山是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时代给了南山太多的幸运,时代给了南山舞台,南山还给了时代奇迹。

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再到“质量深圳”,南山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最终成为时代的“领先者”和“弄潮儿”。

战略经济学理论认为,好的发展战略,可以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在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

1990年1月,深圳市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成立南山区,当时经济以“农业+渔业”为主。凭借毗邻港澳优势,南山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贴牌代工”“前店后厂”,“南山加工”成为佳话。

从上世纪90年代建设高新区,到2010年后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再到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南山区创新发展思路,始终以超前的城区定位引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区功能定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迭代,发展潜力不断夯实。从最早的深圳市产业配套区、轻污染工业区和能源基地,到2000年后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四大基地”,再到现在全力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发展重点从高新技术产业到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迈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高质量发展的“三级跳”。

目前,南山区正重点加快推进三大战略工程。其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获国家科技部和省、市支持,将逐步打造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山前沿阵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典范。西丽高铁新城定位为南山北部片区的硅谷商务中心,对标大阪火车站,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进行开发,建成世界最大的地下高铁站,是“站、城、人、产”融合发展的4.0版本。深圳湾CBD建设将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蛇口、前海连成有机统一的带状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年来,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准确研判,善于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把握先机,南山始终踩着时代的鼓点,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