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湾治水禁渔成效明显!鲻鱼海面戏水 万鸟湾区齐飞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湾治水禁渔成效明显!鲻鱼海面戏水 万鸟湾区齐飞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天高海阔,鱼跃鸟飞。12月22日下午,深晚记者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采访时发现,近万尾鲻鱼在凤塘河口附近的水面嬉戏觅食,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

深圳湾已成候鸟天堂。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摄

原标题:鲻鱼海面戏水 万鸟湾区齐飞

深圳湾治水禁渔成效明显,专家建议将生态指标纳入治水监测体系

深圳晚报2019年12月24日讯 天高海阔,鱼跃鸟飞。12月22日下午,深晚记者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采访时发现,近万尾鲻鱼在凤塘河口附近的水面嬉戏觅食,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和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告诉深晚记者,随着深圳治水工程的深入开展,加上深圳湾禁渔,深圳湾生态恢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美轮美奂的滨海湿地生态图

记者当天下午在凤塘河口附近水域看到,随着潮位上升,水面上密密麻麻的鱼群由远及近向河口游来,同时,河道内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鱼群。大片的鱼群露出鱼头张开大嘴,争相吞食水面上的浮游物,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入水时激起朵朵浪花,让原本波平浪静的深圳湾顿时显得生机勃勃。沿岸的滩涂上,黑脸琵鹭、琶嘴鸭、针尾鸭、绿翅鸭、反嘴鹬、黑翅长脚鹬等候鸟云集,与岸边的红树林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滨海湿地生态图景。

据了解,鲻鱼又名乌支、乌头、乌鲻,可在淡水、咸淡水和咸水中生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是我国南方沿海咸淡水养殖的最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鲻鱼生性活泼,喜欢结群,而且同一群鱼大小接近,所以一旦出现,往往就会显得相当壮观。

从“鲻鱼墓场”到“候鸟天堂”

“鲻鱼是深圳湾的主要鱼种,以前由于水质原因,曾经出现过连年大批鲻鱼死亡的情况,非常令人痛心。不过随着水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开展,这种局面已经大为改观,现在能看到这么大的鱼群活动,非常令人欣慰。”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工作人员尹玉柱对深晚记者说。

鱼多了,最高兴的可能是来深圳湾越冬的候鸟。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深圳湾以及跨越深港两地的大片红树林湿地,近年来每年候鸟季都能吸引高达189种10万多只的候鸟在此补充能量,其中就包括数百只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黑脸琵鹭。目前正是深圳湾越冬鸟类聚集高峰期,深圳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深晚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了有效保护深圳湾海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深圳湾从2014年5月1日开始设置禁渔区,有效期至2024年4月30日。在此期间,禁止一切养殖、捕捞行为。同时,保护区和海洋执法部门加大了对违法捕捞的打击力度。不久前,深圳海洋执法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在深圳河入海口附近查扣了一艘违法捕鱼的船只,依法处理了4名涉嫌非法捕捞的男子。同时,深圳市利用“河长制”等平台和抓手,持续对深圳河、新洲河、大沙河、后海中心河等在深圳湾入海的河流进行科学治理,从源头上改善了深圳湾水质;2016年起,深圳市水务部门先后关闭深圳湾流域的16处排污口,一系列措施促使深圳湾水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了显著好转。

生态指标更能显现治水成效

“这次观察到的深圳湾鲻鱼群显然是水质改善的一个生态指标。这也是对未来城市治水的一个启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进一步严格监测水体各项物理指标的基础上,将鱼类、鸟类等相关动物群落的变化也纳入监测范围,作为生态指标进行科学监控,提升水环境治理的生态价值,体现治理成果。”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深圳民间河长项目顾问熊杨说。(记者李晶川 徐娅)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