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构筑通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大格局

条评论立即评论

构筑通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大格局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着力打造畅达全球的国际枢纽发展典范、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范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标杆和全球交通科技创新高地,深圳方能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和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战略支撑。

着力打造畅达全球的国际枢纽发展典范、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范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标杆和全球交通科技创新高地,深圳方能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和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战略支撑。

12月9日,交通运输部举行“加快交通强国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之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受邀参会,介绍相关推进落实举措。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吹响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建设交通强国,是国家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是中国推进改革发展的经典招数,在交通强国建设中也是行得通的。为了探索形成交通强国建设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今年10月,交通运输部确定首批13个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要求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深圳成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并不让人意外。深圳的市域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60万辆,每公里道路车辆超过500辆,车辆密度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在全球也算是很高的。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能力作为有力支撑,深圳的城市运转肯定会“卡壳”。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深圳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交通一体化稳步推进,交通治理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交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全国领先,为高密度超大型城市交通正常运转打下了较好基础。

当然,对照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深圳交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短板。比如,宝安机场在国际航线服务、时刻资源、航权配置等方面仍面临瓶颈,与国内主要城市群快速直达的铁路联系通道仍然短缺,国际国内辐射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深圳与莞惠之间跨市出行需求量大,但都市圈交通联系仍以公路设施衔接为主,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协同推动、资金分担、运营管理等机制、政策有待优化;深圳轨道站点10分钟步行范围可覆盖的居民比例仍然较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深圳虽拥有国家级创新载体103个,但交通类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较少,交通科技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问题短板就是发力方向,试点先行目的在于示范引领。深圳要着眼于服务国家大局和推动自身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奋力打造交通强国城市范例。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跟粤港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的重点领域,加快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畅达全球的国际枢纽发展典范、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范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标杆和全球交通科技创新高地,深圳方能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和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战略支撑,为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提供示范样板,为国家深度参与交通运输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