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读书月举办20年,“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样炼成!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读书月举办20年,“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样炼成!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即使整个城市都沉入了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在深圳中心书城,这家中国内地坚持最久的24小时书店已有13年“不打烊”纪录。如今,更多阅读灯光如奋斗者的前行灯塔,在这里亮起,书城、书吧、图书馆、移动书栈……

原标题:深圳读书月举办20年,“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这样炼成!

南方日报 2019年11月27日讯“即使整个城市都沉入了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在深圳中心书城,这家中国内地坚持最久的24小时书店已有13年“不打烊”纪录。如今,更多阅读灯光如奋斗者的前行灯塔,在这里亮起,书城、书吧、图书馆、移动书栈……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炼成,深圳读书月功不可没。11月24日下午,深圳读书论坛之梁晓声专场“谈文化与读书”场面火爆,这是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的重点活动之一。作为全国首个读书主题节庆活动,深圳读书月20年来引文化人才,聚文化动能,推动建设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深圳数字文化产业和书业的繁荣注入活力。

感受着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的脉搏,深圳读书月如何再出发?书城模式、文化品牌输出成为深圳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的殊荣给予“科技之城”肯定与鼓励。有专家建议,读书月接下来要更多地走向世界,传播深圳这张文化名片。

内塑精神、外促交流

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如果说奋斗是深圳的底色,阅读则是深入骨髓的基因。11月8日,随着深圳第二十届读书月正式启动,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给这座“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再添美丽注脚。

读书月“芳华二十”,回望20载,8000多项活动累计吸引1.5亿人次读者。饶宗颐、金庸、陈佳洱、谢冕、余秋雨、牛憨笨等特别顾问与读书月风雨同舟;650家公共图书馆,244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机)及51台24小时书香亭,共筑城市“十分钟阅读圈”。它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包容人文思想的涌动,正如国务院参事、深圳读书月总顾问王京生所比喻:读书和读书月,就如同钱塘江和钱塘潮。

从首届读书月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到第七届的“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第十七届的“创新之城,读具匠心”,再到今年的“先读为快,行稳致远”,与时俱进的年度主题推进阅读与城市关系的构建。前两者更跻身“深圳十大观念”,为城市注入强劲的精神动能,为涵养城市文明、激发创新潜能增添新活力。

全民阅读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见于每天清晨门口大排长龙的深圳图书馆,超出全国平均数2.56本的成年居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量,更见于每一个手捧书籍怀抱孩子席地而坐的读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观念创新下,读书月正逐渐拓宽深圳的国际视野。深圳海天出版社创新“中法讲书团”活动,在中法多城轮流举办阅读推广活动;2015年首届“阅读双城记”与英国爱丁堡开展阅读文化交流。法国著名作家奥利维耶盖日、塞西尔皮沃等来深讲座万人空巷;法国诗人纪尧姆,捷克技术大学语言学院教师、翻译家红佩佳与中国学者畅谈国际文学。11月9日,“国际城际阅读联盟”的亮相,加深了深圳与维也纳的亲密度。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五大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读书月正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城模式、文化品牌输出

数字阅读走在全国前列

来到深圳图书馆五楼中心控制室,巨大的屏幕上,一条条动态线路图穿梭忙碌,很多绿色闪亮的小点正在移动——这是深圳自助借阅机的配送系统,所有书籍的借阅和归还路线一览无遗,形成深圳市图书借阅的实时大数据地图。

用技术赋能图书事业和产业,是“科技之城”的优势所在,“数字阅读”进而成为读书月的常设主题。每年读书月期间发布的“年度深圳数字阅读报告”,挖掘深圳市数字阅读行业特点,描绘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建议,从而促进深圳数字阅读产业发展。近几年,深圳多次获得“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殊荣。

去年读书月期间,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等有声行业上游代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有声领域主力,科大讯飞、听伴等渠道方齐聚“2018有声阅读生态大会”,促进行业交流;11月16日,深圳全新阅读社区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点击进入“简阅生活”小程序,每日好书好物推荐,作家签名书籍的销售、线下活动直播观看、图书榜单推荐、文学走读等功能尽收眼底。

著名作家莫言评价:“因为读书月,深圳拥有了一段静美时光。”这从深圳线下各大书城、书店的阅读景象可见一斑。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携新作《致江东父老》来到壹方城大商场内的“覔书店”,知名语言艺术家李龙滨在中心书城与读者分享声音的魅力……读书月汇聚书业资源,激活书业活力。

获“全国最美书店”称号的“覔书店”、24小时书店、流动书吧……深圳民营书业风生水起。另一边,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中心书城、区一级书城活力四射,不仅承担深圳的大部分书业盛事,“深圳书城”模式也成功输出,于2018年7月落成第一座外地书城——开封中心书城,后续还将落地至安徽合肥、黑龙江哈尔滨及江西萍乡。丽江简阅书吧目前已选址,“丽江元素、深圳表达”期待值高。

对外输出的不仅仅是“书城模式”,更有文化品牌。与读书月共同成长的“中国童话节”由深圳市童话艺术团主导,通过读书月平台,如今已与哈尔滨、内蒙古、重庆等地合作,发展出“冰雪童话节”“草原童话节”“粤港澳大湾区童话节”等多个子品牌。

“创意之都”的活力在读书月迸发。数字阅读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书城模式以及文化品牌的输出,正在向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努力。

上下一心筑“书城”

20年让读书月走向世界

“必须是深圳,只能是深圳,一定是深圳。”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在去年读书月活动上如是说。作为全国首个阅读类庆典,深圳读书月何以坚持20年?

“书城”非一日筑就。它的缘起要感激时任深圳图书馆馆长刘楚材的提案,传承则离不开政府与民间的合力推进。

以“文化立市”推进“文化强市”,2003年原深圳市文化局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构想,更于2016年颁布全国首个为全民阅读立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去年书博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接受采访时提出“让城市的每一扇窗都透出阅读的灯光”。

在民间,后院读书会、深圳读书会、三叶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100多个阅读组织用心播撒阅读种子;本地媒体发起的“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成为品牌活动,从各部门到各区,从企业到社区,从学校到工厂,从宣传文化界到社会各界,全方位动员参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提出“城市文明典范”的战略定位。深圳读书月20载如何再出发?李小甘表示,将按照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深圳,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11月15日,深圳读书月20年座谈会在深圳书城举行。著名作家、编剧杨争光认为,读书月应坚持下去,“读者永远可以在这里碰到敬仰的大家们,跟他们在一起听他们说、听他们讲,这比在家读书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另一方面,他认为活动内容要更接地气。

深圳文化学者、作家胡野秋建议:“如果要夯实基础,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月逐渐从读书人的群落向不读书人的群落辐射。”他认为,未来读书月应该更多下沉,要关注社区,关注深圳相对偏远的地方。“深圳是一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就算还有500万人没读书,我们的读书月还有努力的空间。只有这些人都读书了,深圳读书的基石才会更大,金字塔才会更坚实。”

“深圳读书数量已经做得很好,下一步应该关心读什么书。”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教授葛剑雄说,读好书能够塑造人的观念和信仰,“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读书活动提升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郭悦

【统筹】杨磊

【来源】南方日报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