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社会热点>

深网观察 第2期丨炒鞋神话可以休矣

深网观察 第2期丨炒鞋神话可以休矣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这场看似单纯的低买高出交易中,背后有品牌方、炒鞋庄家、投机卖家各出奇招。商家们利用球鞋故事、球星情怀、明星效应进行宣传,并展开饥饿营销,用“排长队”“等抽签”等方式增加买家们的焦虑感。然后厂商控制球鞋数量,加厚球鞋滤镜,吸引着买家们前赴后继,为炒鞋市场的风生水起埋下伏笔。

前几天,炒鞋成为新浪微博的热搜。炒鞋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出圈”,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据央广网的报道,8月19日,在成交量前100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金额已达到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

令人惊叹的是,网上还流传着“我深圳90后,25岁,靠炒鞋年入百万!”的宣言,这样的炒鞋神话似乎给当下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捷径,而且门槛也不高。难道真的是“炒股不如炒币,炒币不如炒鞋”?!

殊不知,在这场看似单纯的低买高出交易中,背后有品牌方、炒鞋庄家、投机卖家各出奇招。商家们利用球鞋故事、球星情怀、明星效应进行宣传,并展开饥饿营销,用“排长队”“等抽签”等方式增加买家们的焦虑感。然后厂商控制球鞋数量,加厚球鞋滤镜,吸引着买家们前赴后继,为炒鞋市场的风生水起埋下伏笔。

接着,庄家在价格没疯涨之前,就以低成本入手,从而垄断大量球鞋资源,同时通过频繁交易制造一种上涨的假象,从而推动鞋价上涨,在更多散户买家进入的时候,自然可以割一波“韭菜”。

与此同时,不少投机卖家们也在浑水摸鱼,趁着民间潮鞋单品交易平台不够成熟、政府监管还未完善之时,制造假鞋、恶意扣款、拒绝退换货……一系列操作让下一任炒鞋客或者满载期待的买家防不胜防。

实际上,“鞋穿不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近年来,炒鞋成为新一轮的资本游戏。炒鞋者就像在玩击鼓传“雷”的游戏。在进入游戏时,谁都不希望自己是最后一棒。但雷在什么时候、在谁手中爆掉,只是一个时间和运气的问题。

球鞋文化自有其小众圈层的魅力,也自有其行业生长周期,过快的炒作只会透支它的行业生命力,让它的精彩文化内涵止步在恶意炒作、短期盈利里。我们期待有关监管部门及时出手“降温”球鞋炒卖、规范市场,让球鞋们回归“鞋穿不炒”的属性,共创良性的潮流消费市场环境。(赵颖致)


[责任编辑: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