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打造现代文明之城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打造现代文明之城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如何在市场经济土壤中培育新道德的生长点?文明程度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编者按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9周年之际,光明日报围绕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策划推出连续4天的系列专题报道,聚焦深圳如何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创建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打造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本报今起进行连续转载,敬请垂注。

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在深圳工作22年的石兰涛,是一位资深的志愿者,只要有空,他就去南山区大沙河河段巡查,一走就是10公里。“我们的志愿者三班倒值守在治水U站,采集水样监测水质,为政府提供预警信息。”考勤记录显示,石兰涛参与志愿服务3824次,服务时长4.6万小时。深圳志愿服务U站实现了“连锁”品牌推广,各类服务点多达366个。

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志愿者之城”,深圳注册志愿者已达1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4%,平均每年开展超过15.5万场次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覆盖影响人数超过1000万。这里诞生了志愿服务的诸多“全国第一”,包括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第一部地方性义工法规、第一批国际志愿者、第一张电子义工证、第一批基层法人义工组织……

深圳如何在市场经济土壤中培育新道德的生长点?文明程度的提升对经济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象

“深圳观念”塑造市民文明品格

深圳已连续28年保持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光明日报》多年前开始持续关注报道这一文化现象。“十几年来,深圳读书的人群增加了应该不止10倍。”作为一名曾长期在深圳工作的写作者,知名作家冯唐说。

20世纪80年代,深圳一度被外界称为“文化沙漠”。相比于物质文明建设成果被各界普遍认可,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备受争议。彼时,深圳地方财政收入仅有2亿多元时,已经开始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三分之一的资金规划建设了深圳大剧院、图书馆、深圳大学等“八大文化设施”。当年市委领导“勒紧裤腰带也要把深圳大学建起来”的话语迄今掷地有声。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爆发式增长,深圳意识到经济是城市的形,文化是城市的魂。深圳布局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书城等相继建成。回顾这些年,深圳从建设有形的文化设施,到无形的人心工程,从针对城市的“面子”到“里子”,文明提升进入了新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市民自觉养成了“斑马线礼让行人”“拉链式交替通行”“垃圾不落地”“公共场所不抽烟”等好习惯。

天南海北的人会聚在深圳,他们更能深刻理解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速度,还要有温度,“拼经济”“拼管理”“拼文化”,归根到底还是要“拼人气”。于是,“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样的观念应运而生,追求平等、崇尚包容,大家齐心协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关爱之城”。

这些直指人心的“深圳观念”“深圳精神”,激发了广大深圳人的思想共鸣,凝聚起广泛的社会共识。有专家提出,在很多区域,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在精神文明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惑。但深圳以实际行动证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并没有因为物质文明建设而被落下。

创新

机制保障让文明走得更远

“我家宝宝早产两个月,我起初没有母乳,多亏了母乳库一直在哺育着孩子。”在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一位新妈妈感慨地说。4年前,宝安妇幼母乳库成立,采取无偿捐献无偿使用的原则,刚分娩的产妇如果有富余的母乳,经检验合格后可以自愿捐献入库,如今已有过万婴儿受益。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深圳或许是“一切向钱看”的城市。但深入城市的肌理,你会发现有很多充满人情味的文明故事正在这里发生。

针对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器官捐献、见义勇为、全民阅读等文明行为,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专项立法,把相关优待和激励措施制度化,以鼓励这些文明行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以善待好人为例,深圳较早地关注到一些好人“流血又流泪”的困境,出台了一系列“好人法”:1997年,深圳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保障、人身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2013年,《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明确救助人不用自证清白,举证责任由被救助人担负。如果被救助人无法举证,将要承担相关费用,如果查实是诬陷,要向救助人道歉和赔偿损失,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文明是一项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深圳却依靠制度化,虚功实做,让文明变得更清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019年6月,深圳市文明办开展了每月一期的交通文明指数测评,交通设施完善指数为92.01分,比5月增加1.26分,主要原因是部分监测点交通标志缺失和交通标线不清晰现象有所减少。这项测评已经连续开展了十年,类似的测评还有很多,比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医疗行业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监测”“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测评”等,为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落脚

提升城市的文明友好度

拖着行李箱找不到落脚之处,年轻人吴虎至今还记得10年前刚到深圳的无奈。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初到深圳的毕业生,如果平均用一周时间找工作,按每天200元住宿费计算,找工作的成本至少需要1400元。住宿是毕业生来深圳就业创业的第一个痛点。

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深圳团市委推出了青年驿站项目,集中力量解决毕业生的第一个难题,提供7天免费住宿。这背后是深圳的“发展哲学”——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

关照每一个群体的需求和发展,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特点。比如,2016年,深圳倡导“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理念,扩大儿童发展空间、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深圳着力关注重点人群,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提升城市“文明友好度”。比如,就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问题,深圳已实现零费用、零排队的“秒批”,自这项服务上线以来,应届毕业生材料提交减少70%,节约申请人办事成本超过亿元。

2017年起,每一位新入户的市民在派出所办理入户时,都能免费收到特别制作的“深圳福袋”,里面包含《深圳家书》邮资封、《深圳市民生活指南》《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等城市学习读本,为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提供翔实的讯息。

文明的投入,让更多人在深圳找到家的感觉。2017年7月在龙岗举办的意甲比赛,近4万名观众在比赛结束后有序退场,并自觉带走了垃圾,整个场馆内外的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的踪影。

深圳先后孕育出“爱心大使”丛飞、“文明使者”孙影、“爱心艺术家”李亚威、“至美双亲”陈如豪和吴清琴夫妇、“最美急救医生”徐粼、“时代工匠”陆建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深圳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9人、“广东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0人、“中国好人”16人、“广东好人”46人、“南粤楷模”6人。

近三年,深圳市财政对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投入分别达706.2亿元、1074.31亿元、1232.81亿元,占公共预算比例分别达25.89%、34.26%、37.52%。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打造城市的文明友好度带来了人才红利。有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49.83万人,高居珠三角九市首位。

更重要的是,深圳打造文明友好型城市,人口结构持续优化。有数据显示,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是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2018年深圳全市新增常住人口中,应届大学生和各类人才达28.5万,占比近六成。人口年轻化、人才占比高,是深圳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深圳市社科院副院长王为理认为,精神文明并不是一个老概念,对深圳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让深圳这座城市发展更加均衡。

深圳的发展经验表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不矛盾。提升城市文明水准,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劲的推动力。

(光明日报记者 章正 严圣禾 载于2019年8月26日《光明日报》8版)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