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大湾区|深中通道等工程加码建设 环珠江口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条评论立即评论

大湾区|深中通道等工程加码建设 环珠江口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这些伶仃洋上诸多超级工程无不透露出珠江口城市布局的新动向:广州向南布局,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向西发力;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珠海向东发展。各方布局合力下,一个环珠江口都市圈呼之欲出,珠三角城市格局迎来了重大变化。

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7月的东莞港,目光所及处全是集装箱、装载机、卸载机和各式各样的吊车、拖车,一片繁忙景象。2018年,东莞滨海湾新区成功招引步步高、欧菲光电、平安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前来投资,涉及投资总额达2830亿元。OPPO副总裁朱高领说:“我们将努力协同推进滨海湾新区形成全球瞩目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佛山三龙湾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谷建设工地,一幅未来建设工地的景象呈现在眼前:3台机器人共同开展地砖铺贴,1台机器人负责做砂浆黏合剂的铺贴,还有2台机器人分别进行托运物料和安装……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副总裁朱剑敏介绍,6—8款建筑机器人将投入使用。

瞄准珠江口布局的,还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日前,恒大集团宣布,将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南沙正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集聚了包括恒大智能汽车、广汽丰田新能源动力研发生产线、广汽蔚来研发基地以及芯聚能第三代半导体、联晶智能LED车灯模组等重点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球化面临着结构性的变化,所有全球供应链的知识密集度都在增强。以往的服装、纺织等产业迁往了内地或者东南亚。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新一代产业集群,基本上都在环珠江口集聚。深圳的无人机、佛山的建筑机器人、东莞5G智能手机、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中山的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正从珠江口走向全球市场。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提出,在一个特定区域,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区域集聚,可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而珠江口,正在成为竞争力研究中的这样一个“特定区域”。

超级工程打开

珠江口繁荣之路

“以前从珠海运货到香港,需要经过虎门大桥,再从深圳过关,不堵车的情况下也要5个小时左右,现在通过港珠澳大桥,不用1个小时就能到了。”珠海俊捷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友谊表示。

跨越喇叭形的伶仃洋东西两岸,莲花山过江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以及港珠澳大桥等7条过江通道,加上高铁、城轨和高速公路,将把环珠江口的城市连为一体,实现1小时通达。

深中通道是世界级超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的集群工程。通车后将成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从深圳到中山的通勤时间大幅缩减至30分钟。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深中通道是未来大湾区东西两岸最高效连接的通道,对未来湾区的区域价值重构起到关键作用,包括香港、深圳这些强大的城市必然会把经济触角延伸到西岸。

2017年,深圳市兆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中山时曾算过一笔账:在深圳租用生产厂房每个月租金是23元/平方米,而中山横栏是8元/平方米,200名工人就得多支出四五千万元成本。

今年4月2日,南沙大桥正式通车。“南沙大桥的通车,使得深圳、东莞、广州的港口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被选用了。”郑禾双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监徐戈表示。

交通一体化促进了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自由流动。这些大桥与隧道所连接起来的是:客运量增速内地第一的宝安国际机场、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中山翠亨新区、宝安大空港新城这样的现代经济载体,以及南沙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翠亨科学城、中子科学城这样的重要创新载体。

四座科学城与环珠江口的产业带、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珠江东西两岸的高铁、城轨网络高度重合,建成后的深中通道、妈湾隧道将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一起发挥叠加作用,更加高效地加快环珠江口城市的创新合作。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入海口的港口一头通过海洋连接着世界市场,一头通过河流将货物运输到国家的腹地,财富和人口往往在这里集聚,大城市随之兴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空间经济学》一书中论证:因为无可替代的区位,交通枢纽总是处于优势地位,世界大城市大部分都是主要的港口。2018年,世界十大港口中,有三个港口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展现出陆路交通枢纽的影响力。2018年广州南站到发旅客数量已超1.6亿人次,日均到发量近50万人次,位列全国第一。

自2017年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五大机场的总体旅客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近800万吨,运输规模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组成了全球最大的客、货运湾区机场群。庞大的智造产能,通过高铁网络与机场群、港口群,与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紧密连接。

广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同时,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环珠江口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新的产业集群加上陆海空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得珠江口的能力密度、经济活力指数级增长,推动大湾区走向全球供应链的高端。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

风起云涌的珠江口,正在翻开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何山 朱紫强 肖伟 赵越 戴晓晓 梁涵 罗丽娟 郭文君 卢真伟 

统筹 何山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