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条评论立即评论

勇攀高峰 敢为人先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没有科学家精神的脊梁,就难有立得住的科学成果。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方面。

没有科学家精神的脊梁,就难有立得住的科学成果。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方面。

“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中国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谈话,再次强调了创新事业的重要性。牢记使命担当,不惧艰难困苦,坚定创新勇气,探索创新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谱写豪情万丈的新篇章。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首要的是责任担当。科技创新是破解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局与难题的金钥匙。当下,科技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国家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承担社会责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从“科技报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也随着国家发展不断更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锚定自身工作在社会、历史上的坐标位置,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使命所在、责任所在。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要有卓绝的勇气。无限风光在险峰。科技工作者,要有志在最高峰的心气。正因为攀登高峰危险而艰辛,山顶的风景才格外高远而壮阔。科技工作者,要有不畏挫折的胆气。科技创新要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凡要突破,必然面临风险;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和坦途,必然需无数次试错和失败铺就。“时代楷模”南仁东,花费22年让“中国天眼”从设想变成现实,他用自己的腿脚丈量每一座塔的塔顶高度,在近70岁高龄时还亲自参与“小飞人”载人试验;“诺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发抗疟新药,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并经过190多次实验失败,最终才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搞科研,科技工作者须得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决心与“吃得草根,百事可做”的韧劲。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要紧紧咬住创新。科技工作者的目光永远注视着新的地平线。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做好挑战权威的思想准备。走别人的路永远只能做追随者,掌握核心技术,敢于开拓自己的路,才能走在别人前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风起云涌,世界经济格局重塑之势已不可挡,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抓住科技自立时机,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尤其要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创出新路来,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年届七旬的深圳大学教授李景镇在谈及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时,引用了马克思的这句话。深圳是创新之城,从40年前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几乎为零到今天成功跻身于全球创新价值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成就的背后是深植于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基因中“敢闯”“善创”精神的支撑。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们必能征服一座又一座科技高峰,继续书写深圳的创新神话和发展新篇章!(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