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中国梦·践行者|王映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条评论立即评论

中国梦·践行者|王映彬: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2016年5月,王映彬从市直机关工委派往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铁场埔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开启了一段与山村老乡共同奋斗奔小康的历程,被村民誉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王映彬

“他是真正能帮助我们脱贫的人,真舍不得他走啊!”得知王映彬即将结束驻村工作,村民们都依依不舍。

王映彬,深圳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2016年5月,王映彬从市直机关工委派往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铁场埔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开启了一段与山村老乡共同奋斗奔小康的历程,被村民誉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深圳派驻河源各县工作组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个人。

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事去干

作为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在王映彬心里,扶贫不仅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也是他发自内心想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使命。

王映彬至今忘不了,当年刚到村里,走进一位贫困户家那破旧瓦房的情景,“那户村民眼中的无奈和期待震撼了我,也刺痛了我。”

了解政策、走访调研、请教专家、研读专业书籍……一番思量和讨论之后,王映彬脑海里有了脱贫路线图:走产业脱贫的道路,优先让贫困户脱贫,再发展村集体经济。

这个发展思路起初并未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认同,他们认为,“贫困户脱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村集体经济先发展起来才可以带动贫困户脱贫”,更有人提出“直接发钱最实在”。对此,王映彬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请村民共同商议长远规划。渐渐地,大家开始支持他的工作了。

产业扶贫,选好项目是关键。经过实地考察,王映彬发现,村里山多地少的劣势反而是山羊养殖的优势,而县农业部门的年度报告显示,当年全县羊存栏量仅有1000多只,消费量却远超这个数。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2017年3月,山羊养殖项目正式投产,养羊合作社股东和管理员全都是贫困户,收益也全归贫困户所有。邓六星成为合作社的法人兼管理人员,经过努力,邓六星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专家。2017年、2018年,羊场连续两年取得分红,山羊存栏量达400多只,产生经济效益近25万元,成功解决17户69人的脱贫问题。

打造带不走的扶贫队

“牛羊满山坡,桃李遍乡间。”这是王映彬理想中的新农村。他曾经说过,“如果我离开这里,他们的增收停止了,那我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我回到深圳后,他们还能继续生产、分红,这段扶贫路我才算没白走。”

养羊产业走上正轨后,他又牵头策划打造了“百亩果园”种植项目。同样采取贫困户入股、参与管理和分红的方式开展,不同的是,这次吸收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入股,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现在,第一期100亩作物长势良好,第二期近100亩也在今年初顺利完工,上万株果树中既有桃树、梨树、鹰嘴桃等传统作物,也有泰国西施柚和新疆核桃等高经济价值作物,四季有花开、季季有收成,不但降低了市场风险,还可带动乡村旅游开发。

“扶贫先扶志。映彬带给村里和贫困户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助人自助’,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理念。这才是‘带不走的扶贫队’!”东源县蓝口镇党委组织委员黄小育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戴兵威)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