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慈善大讲堂:康晓光教授谈儒家的慈善观

条评论立即评论

慈善大讲堂:康晓光教授谈儒家的慈善观

分享

今天上午,由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与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一期“慈善大讲堂”活动在深圳大学开讲。

深圳新闻网5月10日讯 今天上午,由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与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2019年第一期“慈善大讲堂”活动在深圳大学开讲。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儒家慈善观:理念与实践”的讲座。康晓光从现代慈善公益视角剖析古典儒家慈善文化与慈善公益之间的渊源和联系,与来自全市的150多名公益慈善界代表分享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秘书长刘国玲为此次活动致辞,她衷心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感谢康晓光教授今天为大家带来他对慈善公益学术研究及实务经验的分享。她表示,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作为连接政府、慈善组织以及社会各方的枢纽型慈善行业组织,一直将提升行业专业化、健全慈善行业运行机制、推动慈善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本期活动与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希望与高校联合打造慈善文化宣传新平台,将慈善文化的研究理论和创新理念“请进来”,推动体制创新,推进我市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讲座现场,康晓光教授以明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高攀龙为例剖析了我国传统慈善文化主干思想——儒家文化中蕴含的慈善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阐释了儒家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等价值观在慈善公益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就通过何种途径,将中国本土化的慈善理念同实践结合起来,以支撑现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康晓光教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相较于宗教而言,儒家思想的最可贵之处是不依赖灵魂不朽而积极地肯定人生。儒家通过入世,而不是出世去超越生死。通过此生的积极作为,践行天道,超越生命的有限,达到永恒。永恒不在彼岸,不在天堂之中,而在此岸,在社会之中,在活人的心中,在历史之中,此所谓“不朽”。而“利他”则是达到不朽的唯一途径,是践行慈善事业的核心路径,它需要“高尚”价值观的支持,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赋予我们的。“论语中唯一一处对‘仁’进行定义就是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句,而这正是对‘利他’的最好注解。”康晓光教授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座中,康晓光教授还指出中华慈善的五个独特之处:一是内生的,不是外生的;二是内在的,内在于个体生命,内在于社会与政治;三是弥散化的,不是专门化的,贯穿于个体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四是与个人、家、国、天下融为一体;五是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慈善组织,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讲座结束后,康晓光教授与现场的慈善公益伙伴进行了积极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且精彩的解答。至此,2019年第一期慈善大讲堂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慈善大咖的到来。

[责任编辑:江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