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门是在深挖文化富矿

条评论立即评论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门是在深挖文化富矿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读者借走一本图书,图书馆并不会因此损失什么,但知识走出了载体,促进了读者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将反过来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繁荣。

读者借走一本图书,图书馆并不会因此损失什么,但知识走出了载体,促进了读者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将反过来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繁荣。

江西省教育厅发文,通知开展高校图书馆开放试点,包括南昌大学在内的11所江西高校将有条件、逐步地向公众开放。高校图书馆开大门,既补充一般市政图书馆,也将深挖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富矿,知识共享将制造更多文化红利,高校和社会都能从高校图书馆的开放中获益。

有人担忧,高校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可能挤占师生和其他高校研究者的资源。其实,这种观点片面地将图书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看待,而忽略了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精神内涵:读者借走一本图书,图书馆并不会因此损失什么,但知识走出了载体,促进了读者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将反过来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繁荣。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尚有提升空间。近期中国传媒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北京大部分高校资源使用情况和满意度都处于60-75分区间,一些学校图书馆资源使用率偏低。图书馆里灿若星海的文明硕果只能躺在书架上蒙尘,而不能满足人的求知欲,本该活的知识就成了死的知识。

公众走进高校图书馆,有望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多了,不一定是一种负担,很多时候读者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来自读者的捐赠与建议,读者与图书馆、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带来的火花,都是图书馆不可多得的财富。公众“走进”高校图书馆,更多了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也能促使社会投入更多资源,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如今,图书馆也成了一种“社交空间”。高校图书馆对公众有序开放,也将给象牙塔带来更多元的声音。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办活动时会发愁找不到嘉宾与主题,学生也难以突破同温层;而吸纳社会力量,能让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公共空间”,营造百家争鸣的美好图景。

尽管高校图书馆里的书籍与阅读空间的确有限,但在互联网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也将为高校图书馆赋能。例如,在开放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江西省也将顺势推动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建设,诸如校际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等机制建立后,师生的选书空间将会更大。现代图书馆早已突破建筑空间的束缚,成为一种“网络概念”,市民“走进”图书馆不一定非要去哪栋建筑。事实上,江西的人口密集程度在我国处于中等水平,南昌的诸多大学都分布于郊区,希望市民为了借本书跑到大学城里也不现实,江西高校开放图书馆要配套行之有效的物流系统才能发挥高效能——借助开放之机,加强图书馆基建,师生权益不会减损,反能得到更多保障。 

■王森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