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水为伴,承载人文之魂的深圳绿道风光怡人,底蕴深厚。图为市民一边走梧桐山绿道,一边欣赏沿途风景。深圳特区报记者李忠摄
原标题:保留自然底色 串起城市记忆
我市绿道建设深挖历史人文和城市特色,为“绿道网”注入灵魂
深圳特区报2019年04月01日讯 离开平日的喧嚣,健走于绿道,不仅可以享受到大美深圳的自然风光,还能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魅力。
绿道烙下城市居民的“绿色记忆”
在秀丽的梧桐山脚下,有一条颜值超高的绿道——梧桐山绿道,它从东湖公园南门沿深圳水库、梧桐山河一直延伸到梧桐山北大门北侧的横沥口水库,全长约14公里。黄花风铃木、三角梅、刺桐……记者看到,沿途盛开的繁花把绿道点缀得更加多彩。沿路可见风格各异、功能齐备的观景栈桥、休憩凉亭、绿道驿站等设施,可以饱览东湖公园、深圳水库及仙湖植物园、梧桐山的旖旎风光,还连接着博雅馆、梧桐文体公园、梧桐艺术小镇等文化产业基地。
绿道串起来的,不仅有景色,还有记忆。“东湖公园以前叫水库公园,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气就很旺。”宁水花园的王品蓉对记者说。年近六旬的她现在热衷的休闲方式就是约上几位老姐妹走走绿道,逛逛公园。
在梧桐绿道上,你可以做什么?骑行锻炼抑或是游玩赏景?其实,远远不止这些。2018年,梧桐绿道自然教育中心揭牌,是全市首个通过绿道打开自然之门的教育中心,通过探索与发现梧桐绿道的植物品种和生态环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市民开放导赏服务,从而让市民认识、亲近、热爱自然。“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深圳本土的动植物知识,更加爱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自然教育中心导赏志愿者邱女士告诉记者。
文化赋能绿道内涵更丰富
绿道不仅是美丽深圳永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之道,也是承载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文化之道。
“绿道不是建几条路装扮一下,而要有灵魂。”市城管局绿化处副处长周旭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深圳是座年轻的城市,但在绿道建设在规划层面,特别注重挖掘历史人文和城市特色。”
据介绍,我市绿道网的规划布局注重与城市历史文化及特色资源相结合,通过绿道将沿线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村落、文化街区等联系起来,挖掘地方特色与现代文明的魅力,充分彰显深圳多元社会的包容与和谐。
沿着“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修建的盐田海滨绿道是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休闲亲海景观绿道。它一头牵着蓝天碧海,一头牵着“一街两制”百年人文,串联起中英街、盐田港、观海渔港、大小梅沙,全长19.5公里,沿着滨海绿道,不仅可以一览怡人的海滨风光,还能感受深厚的历史人文。
“我经常从沙头角沿着绿道骑行,到盐田海鲜食街吃个午饭,然后继续骑到大梅沙看看海景后折回。”在盐田区,不少市民的休闲生活都像骑行发烧友顾文章一样,从绿道开始,他们或骑行、或慢跑、或散步,在揽山观海间享受一份自得其乐的清新畅快。
行走绿道邂逅城市的前世今生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时,为了更好地管理特区,就在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俗称“二线”。如今,当年边防部队日夜巡逻的“边防线”多变身“绿道”,成为健身锻炼、休闲旅游的场所。而“二线”也已经成了一个符号,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承载着年轻深圳的历史记忆。
“有些绿道,可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形成独鲜明的特色。但是有些绿道,就需要我们去挖掘创造,从无到有,写进城市的历史。行走绿道,已经成为认识城市的一种快捷方式。”周旭平表示,“福田福荣都市绿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改造前,福荣都市绿道区域是一个管理盲区,是广深高速公路隔音林带,环境杂乱,污水积聚,杂草中经常有蛇、鼠出没,人迹罕至。然而,形成强烈冲突的是周边居民极度缺少公共休闲娱乐场所。2011年,经过半年建设,一个环境幽雅、设计别致,包括生态、休闲、运动、文化等八大功能区的都市绿色休闲大走廊呈现在市民眼前。记者近日来到福荣都市绿道,多条路段正在进行品质提升改造,施工现场也并没有影响市民休闲锻炼的需求。设计单位项目经理罗康华介绍,改造后的福荣都市绿道将更加多元化,景观和功能都将得到高质量的提升。
深圳绿道,以山水为体,以人文为魂,延展了市民的生活圈,邂逅着城市的前世今生。(记者 解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