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绿道好开心。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原标题:382个绿道“公共目的地”串起美好生活
市民骑行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省立绿道
深圳商报2019年03月26日讯 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需要绿道来串联,市民美好健康的生活需要绿道来承载。记者昨天从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绿道网建设管理办公室获悉,深圳绿道覆盖密度全省第一,平均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深圳绿道已“串”起382个公共目的地。今年我市正在提升和改造的绿道项目有12个,一个个承载着多项功能的绿道项目,将成为提升市民获得感与幸福感的载体,成为群众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
构建三级绿道网体系
“没有建成绿道以前,深圳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都是分散的,绿道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完善的生态网络。”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绿道网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旭平说。2010年,深圳启动绿道建设,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和建设要求,结合深圳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率先编制《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构建全市绿道网络体系。根据该规划,构建了以区域绿道为骨架、城市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为补充的“省立—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体系,形成“四横八环”的组团—网络型结构,绿道网络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生态格局。
目前深圳已建成总长度约2448公里的绿道网络,平均密度达到1.2公里/平方公里,绿道覆盖密度全省第一,绿道网络串起城市的山、林、城、海、河,给市民生活提供绿色福利,也为城市构筑绿色休闲体系提供重要基础。
绿道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
目前,深圳建成绿道“公共目的地”382个,以绿道网络为骨架,衔接公园、保护区等公共目的地,市民骑行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省立绿道。
各级绿道网络与绿道“公共目的地”互联互通,使绿道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如福田区打造极具特色的绿道“公共目的地”梅园,广种梅树,营造以梅花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梅园建成投入使用后,赏梅、品梅成为美丽深圳的特色新亮点。罗湖区新建的绿道“公共目的地”罗湖区体育休闲公园与梧桐绿道无缝连接,为市民提供走绿道逛公园一体化绿色公共服务产品。
远足径主线长逾300公里
近年来,结合现有绿道建设成果,深圳启动打造远足径步道系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远足径主线总长超过300公里,将串联一个个森林郊野公园。
深圳远足径步道系统是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建设的长距离、分段式跨越多个地区和公园的徒步路径,初步设计的4条远足径分别在东部、西部、中部和大鹏半岛。建成后作为惠及全体市民的城市基础设施,将媲美国外知名步道,成为一张深圳城市新名片,为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规划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登山徒步活动场所,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到2020年,全市将建设3条以上远足径,并以绿道与远足径等为通道,连接市域范围内的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形成满足度假、郊游、日常休闲功能多层级诉求的全域型游憩系统,打造出独具深圳特色的绿色休闲体系。
打造深圳绿道新名片
罗湖梧桐绿道与罗湖区体育休闲公园无缝连接;盐田海滨绿道一头牵着蓝天碧海,一头牵着“一街两制”百年人文;南山深圳湾公园绿道一面可看都市风情,一面可聆听惊涛拍岸;宝安凤凰山绿道满是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在福田梅林绿道,可观赏禾雀花盛开……深圳有效利用特色山水资源,已经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品牌绿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城管部门将对全市绿道进行线路整合,制定品牌绿道设置标准,形成近期深圳绿道升级项目库,全面开展品质提升,市区合力打造深圳绿道新名片。
同时,通过“走绿道看深圳”系列活动的开展,各类自然教育、科普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构建生态绿道体系。如市城管部门组织“走绿道看深圳”行走绿道走进兰科中心,让市民走绿道的同时,探访兰花世界奥妙;罗湖梧桐绿道为响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创建梧桐绿道自然教育中心,涵盖自然教育、环境保育和户外活动。(记者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