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呼吁:开放深圳河打开深港合作新空间

条评论立即评论

在深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呼吁:开放深圳河打开深港合作新空间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深圳河,这条深港之间的界河在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发热议。他们共同呼吁开放深圳河,打开深港合作新空间,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连接深港两地的深圳河经过多年治理,河水日渐清澈,治理后的深圳河套地区将成为大湾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伟文 何龙 摄


原标题:在深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呼吁——

开放深圳河打开深港合作新空间

深圳特区报北京2019年3月10日电 “深圳河是国内城市中少有的以城市名字命名河流。可是很多在深圳居住多年的人,都只闻其名,见不到‘真容’,不应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深圳河,这条深港之间的界河在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发热议。他们共同呼吁开放深圳河,打开深港合作新空间,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深圳河曾唱响大江南北

“深圳河很有名!”代表委员们告诉记者,有一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东方之珠》,开头两句的歌词是:“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里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

事实上,小河并不小。深圳河湾水域横跨深圳特区主城区——福田、罗湖、南山,连接着深港两个国际大都市,沿岸分布5个国家一类口岸,每天超过30万旅客过境。30多年来,记录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一国两制下深港共荣的深厚情谊。

“深圳河还是深港合作最早的见证。”全国人大代表杨飞飞说,早在1982年,深港双方政府就开始联合开展深圳河防洪工程。经过30多年的规划及分期整治,已完成深圳河一至四期工程的治理,深圳河河口向上游至新建的莲塘口岸约18.7公里的河段的防洪标准由治理前5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不应让市民“闻河不见河”

深圳河如此闻名,可是很多居住在深圳的人都并不了解。

多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造成这种“闻河不见河”的现象,是由于深圳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深圳河沿岸仍属于一线边防禁区,另一方面,深圳河河口处为国家内伶仃-福田红树林(米埔)生态保护区,深港两地进入深圳河沿岸均需办理特别通行证。

近日,由杨飞飞领衔,多名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向大会提交集体建议,呼吁开放深圳河、逐步还河于民。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河北岸高度城市化,深圳河串连起传统城区、综合型商贸商务中心、商贸中心和城市中心;深圳河南岸香港区域保留原始自然生境状态。而且,深圳河河口及深圳湾红树林茂盛,成为许多珍稀鸟类栖息生存的天堂。”杨飞飞觉得,应该让市民走进深圳河,领略这独特的风光。

代表们认为,当前视频技术、技术防控手段已非常先进,深圳河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监控手段,以电子围网取代物理围网,将深圳河开放。

规划深圳河深港创新经济带

在全国政协委员吴换炎看来,打开深圳河,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未来建设更加值得期待。

吴换炎说,香港全球顶级高校多,基础研究能力强,深圳有强大的产业体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之下,二者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进行创新合作,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合作机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不仅开启深港合作新篇章,也为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注入新的动能。“这就是‘小地方可以有大动作’。”

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认为,从长远发展来时,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势必需要将深圳河沿岸地区作为最佳依托空间。他建议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枢纽,以深圳河沿岸深圳侧为轴线,推动建设“深圳河港深科技创新带”,实现深港两地更为深入的资源要素整合,科技创新产业聚集,进而推动深港两地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新发展。

“深圳河港深科技创新带应施行最大的开放政策。”朱鼎健建议允许这一带实行“一揽子”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同时,加大在市场准入贸易规则、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带动深港两地人员交流合作。重点推进国际人才吸引、服务、奖励、创业、宜居、资质互认等方面改革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的体制机制。从长远来看,深圳河深港创新经济带将连通前海等深港两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进而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创新科技走廊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发展再上一个台阶。(记者 李舒瑜 杨丽萍 甘霖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