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加快完善创新全过程生态链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加快完善创新全过程生态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深圳在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及科技金融等领域都有着亮眼表现。

昨天下午,深圳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委员就创新生态链和慈善等话题发言。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原标题:以创新发展对标世界一流

深圳加快完善创新全过程生态链

深圳特区报2019年01月18日讯 坚持以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链条创新体系,将是深圳未来一段时期内实现创新发展,对标世界科技前沿的工作重心。在此次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就完善创新生态链这一话题提出见解与建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深圳在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及科技金融等领域都有着亮眼表现。

“研与用”要形成良好对接

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是创新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去年以来,深圳出台了相关规定,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鼓励“0到1”的创新,并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大科学装置群带动战略。

科研力量的增强如何助力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市政协委员张晗告诉记者,其中重点在于“研与用”的良好对接。

“当前我们面临着高校科研产能过剩和生产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与技术的供需不匹配现状,难以实现将科技力量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他建议,深圳可牵头相关单位设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将科研成果有效推广并快速转向产业化。张晗认为,设立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可以将深圳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予以快速顺利转化,免去科研人员对商业模式不熟悉的后顾之忧,在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的同时,让高校科研产能合理化输出。

高新企业是产业化主力军

当前,深圳正布局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然而有政协委员直言,深圳的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科研布局前瞻性不足、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

市政协委员刘丹宁以去年市科创委资助国际合作项目举例,某批次一共资助了45个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只有8个申报主体是企业。“相对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企业更具备良好的研发条件、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能更快推进项目产业化的速度。”

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过去的一年中,深圳创新型产业正不断壮大,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00多家,累计达1.44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实现全国城市“十五连冠”,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4.2%,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上,深圳交出的成绩单越发亮眼。

刘丹宁建议,深圳未来要聚焦能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未来产业领域,支持开展加强源头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主导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同时推动一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能够代表我国参与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

科技金融破题企业融资痛点

深圳作为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做好风险防控等方面始终先行先试。作为创新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深圳在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方面也是毫不放松。近段时间以来,深圳在科技金融领域亮点频现,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例如,去年3月设立的深圳天使母基金在去年底举行了签约暨子基金投资项目路演会。该基金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府制度设计及政策引导,促进天使投资快速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天使类项目,补齐企业早期融资难短板,支持更多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

“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完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支持初创期种子期企业发展。”在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提出的这一观点,深刻体现出了深圳对创新及其环境的“呵护”。

再以深圳市“科技高地”南山区为例,该区近日专门针对科技金融领域发布了《2018年度深圳市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白皮书》,其中指出,该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系统使科技金融发展走上重大转折,40多家合作机构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平台化操作也解放了人力,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在科技金融产品方面,新上线的“创业之星贷”和“创客贷”,已成功服务南山区部分优质企业及创客团队。

此外,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等企业发展“老大难”问题,深圳在加快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中,通过实施“科技金融计划”,引导和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还加大对企业的普惠性支持和事后资助,在全国首创了普惠性“科技创新券”制度。(记者 张程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