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研究生考试违规行为是对法纪红线的漠视

研究生考试违规行为是对法纪红线的漠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任何在研究生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都是对考生的不尊重、对考场纪律的不遵循、对相关法纪的不敬畏。若放任这种违规行为随意出现,缺乏必要的监管约束措施,类似的研究生考试风波必然会再次重现。

研究生考试对于志在读研的学生而言,如同又一次高考,其重要性不同非凡,但部分高校在考试期间的一些违规现象却让2018年的研究生考试蒙上一层不光彩的乌云,令人唏嘘不已。

高校违规操作是对公平公正招考氛围的严重破坏。12月末,全国研究生在历经数日的统考征战后,递交了人生中的又一份重要答卷。考研结束了,但关于考研的话题却未退烧——山东师范大学首摆“乌龙”,被曝错将自命题考试科目的答案当成试卷发给考生;电子科技大学爆出试卷内容出现偏差;有考生发现西南大学考研试题有泄露嫌疑;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试题与去年大面积雷同……在全国范围内被曝光的种种考研乱象,如同那块掩盖已久的遮羞布终被揭开,暴露出在国内个别高校内或许早已“习惯”的沉疴顽疾。这些违规现象的集中出现,表明高校研究生招考违规违纪行为的风气在国内一定范围内有所蔓延,严重破坏了国内研究生考试公平公正的招考氛围。

考研学生在深圳大学南图书馆负一层学习

知而不报,实属不该;以身试法,错上加错。其实早在11月时,教育部便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关成员单位,召开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部署考试安全工作。会议强调,对于招生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教育考试部门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绝不姑息。对于涉考违法犯罪,将坚决配合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但就是在教育部已严肃警告,并表明零容忍态度的情况下,部分高校仍“知难而上”,心存侥幸地继续违规操作,丝毫没有把研究生考试的相关法纪放在眼里。身处教育工作领域,相关涉事人员不仅没有带头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典型,教导学生严格遵循考场秩序,切勿徇私舞弊,反而将考试违规视为常态,知而不报,以身试法,挑战法律法纪的威严和底线,实在是错上加错,理应严受处罚。

推动监督机制形成,守好研究生考试违纪“安全线”。考试违规现象被曝光后,涉事学校及当地有关部门立即采取强制措施,立案侦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违规者依法依规处理,如西南大学在查明泄题事件原委后,做出对涉事教师王建力、刘光鹏停职处理,取消涉事学生杨益夙研究生考试资格等严惩举措,对该校违规违纪行为形成了良好的警示作用,提高了在研究生考试中的相关违纪成本。不过,仅有严惩措施仍不足以防止类似情况继续发生,要想彻底杜绝研究生考试中的违规违纪行为,高校就必须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生考试工作监督机制,用以规范从选命题人、正式命题、试卷安全性保障、考卷完整性保障等一系列流程,通过让参与研究生考试工作的相关人员互相监督、互相评定的方式,把好研究生考试“安全关”,同时也守好违规违纪行为的“安全线”,努力引导教育工作者遵纪守法,保障研究生考试公正公平性。

对于考生而言,研究生考试本应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试练战场,却因违规行为的出现,变成让备考努力付诸东流的一次荒谬。对于学校而言,研究生考试本应受到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却因违规行为的出现,变成让公信力淡然无存的一次转折。对于国家而言,研究生考试本应是招纳吸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却因违规行为的出现,变成让人才选拔形同虚设的一场儿戏。任何在研究生考试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都是对考生的不尊重、对考场纪律的不遵循、对相关法纪的不敬畏。若放任这种违规行为随意出现,缺乏必要的监管约束措施,类似的研究生考试风波必然会再次重现。因此,对于违规者的严惩举措必先到位,对于研究生考试的全部流程必须加以规范,对于因违规造成的公信损坏必需修复,对于监管体制的细节完善必要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研究生考试中的违规行为出现,才能让高层次人才保质保量,才能为国家发展输送具有质量保证的新鲜血液。(作者:温程裕)


[责任编辑: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