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有一种奇迹叫“深圳城建”!一次次蝶变深圳终于成为这般样貌

条评论立即评论

有一种奇迹叫“深圳城建”!一次次蝶变深圳终于成为这般样貌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规划人口近期30万人,远期60万人……”这是哪一座城市的规划方案?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答案是——深圳。

原标题:一次次蝶变深圳终于成为这般样貌

晶报2018年12月11日讯 “规划人口近期30万人,远期60万人……”这是哪一座城市的规划方案?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答案是——深圳。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深圳这座今天实际管辖人口达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在1982年12月3日编订的第一版规划大纲中,却是如此“袖珍”。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改革开放中诞生的经济特区,深圳的今天是一步步“闯”出来的。在“闯”的路途上,深圳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蝶变,终于成为今天这般样貌。

今天的深圳是一个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当之无愧的中国一线城市。但生活在深圳的你,知道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时的模样吗?38年前,刚建市的深圳人口仅33万,只有几条像样的马路,最高楼仅有3层。

多年前的深圳人可能无法想象,深圳会在短短38年的时间里从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深圳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城市的规划,先后制定了1986版、1996版和2010版三版总体规划,并坚持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用以指导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的规划,实际上是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一次次“蝶变”的过程。

国内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深

共同描绘深圳建设蓝图

1979年7月,蛇口码头的开山炮打响了深圳开发建设的第一炮。资料显示,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蛇口建设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集资并负责组织实施,对先行开发的深圳镇、蛇口、沙头角三个地方进行了规划,以来料加工工业为方向,进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成区面积为10.65平方公里,人口规划为20万至30万。

特区创办开始时,市政府就成立了规划建设委员会,先后三次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特区人口、社会、环境和自然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预测。在借鉴各种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圳于1982年12月3日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提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成“以工业为主、工农相结合的经济特区,建设成为新型的边境城市”,初步确定了特区范围327.5平方公里。规划分为市区、南头、蛇口、沙头角四个区,市区规划用地4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近期30万人,远期60万人。

1984年,在科学分析深圳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深圳编制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6年—2000年)。总规制定的带状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奠定了深圳今天城市发展的格局。

基建工程兵开山炸石

建起一栋栋的高楼大厦

建市前,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原始落后。市区只有两条半街,铺装道路2.5公里,宽不足10米,下水管道总长11公里,安装路灯320盏,公厕12间,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量0.75万吨,农村多饮用河沟里的水,绿化覆盖率仅10%,2个公园面积31公顷多。

1979年,基建工程兵部队调入深圳,用青春和汗水为初创时期的深圳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区成立后,市政府把市政、环卫、园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对解决用水问题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一方面抓引水工程,一方面抓引水相配套的蓄水工程和水厂输配管网建设。

作为两万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深圳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段亚兵是00049部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集体转业后调入深圳市委宣传部工作到退休。从事宣传工作的他,也因此成为这支队伍历史足迹的记录者和宣传者。

“这支队伍在深圳建成了高层、超高层建筑上千栋,深圳每片土地上都有官兵们洒下的汗水。”多年后,段亚兵在2018年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宣讲报告会深圳专场回忆起往事时自豪地说道。开山、炸石,在一片荒坡野岭上建起一栋栋的高楼大厦,包括罗湖第一幢高层建筑国商大厦,深圳第一座大型商场友谊商场。整个上世纪80年代,深圳1/4的高楼都是由基建工程兵承建的,创造了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40年来,深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万基建工程兵为深圳特区的建设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当年“厂花”和深圳一起成长

“现在回想起来,深圳当时就是一个小城,到处都是黄泥地。”对于昔日的深圳,市民张纯兰记忆犹新。1988年冬天,18岁的张纯兰来到深圳平湖打工。她在一家手袋厂找到工作,安顿了下来。对于有激情、有梦想的张纯兰而言,深圳是她人生的新开始和希望。在深圳,张纯兰没有基础,于是她大胆地闯荡,希望为自己和家庭换来一份美好的未来。张纯兰还记得,她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00多块。但她不敢随便挥霍,而是小心翼翼地留下生活所需的最低费用后,将剩余的大部分工资都寄回了老家,供父母补贴家用。

在极少的休息时间里,张纯兰偶尔会和工友一起外出游玩。“当时最有名的地方是东门老街。”对于囊中羞涩的张纯兰而言,到老街逛逛便是她当时最大的满足,即便这要耗费极长的时间。“当时从平湖坐车到东门很不方便,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张纯兰感慨。

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多以后,出于对家人的想念,张纯兰离开深圳回到了故乡。直到1998年,已成家的张纯兰才跟随丈夫重新回到深圳创业。此时的深圳早已不同往日。十年间,发生巨大改变的城市让她感到震撼、兴奋。“以前熟悉的地方还在原处,但就是处处都不一样了,深圳变得太好了。”张纯兰一家最终在深圳栖息,转眼便是20年。在她的培养下,女儿在深圳成长,考取了深圳大学,成为新的深圳一代。

2035年,鹏城将再次率先起飞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圳确立了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园林式、花园式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又进行了三次调整和充实,并经国务院批准,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规划由原特区327.5平方公里,扩展至全市2020.5平方公里。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则首次将深圳的城市性质定位从原来的华南地区中心城市转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同时深圳也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城市。

“深圳的一年四季到处都有绿树繁花,每天都能给我带来好心情。”张捷来到深圳这座花园城市工作、生活已有8年。来深的前三四年,张捷总觉得老家好、朋友多。但久而久之,张捷习惯了这座城市的节奏,爱上了这座城市。虽说张捷每年还是会回湖南老家过年,但是心里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深圳。

深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道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100米以上摩天大楼近1000栋,100%城市化,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和亚洲最大陆路口岸。英国《经济学人》对深圳有这样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

尽管成绩如此辉煌,但深圳并没有满足于现状。2017年,深圳又迎来第四版总体规划编制的时机。2017年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的指导意见,深圳被确定为全国15个试点城市之一。按照住建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圳开始全面详细部署《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试点工作。

2017年10月31日,深圳市政府召开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编制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编制深圳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具有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承担国家和区域责任的重要抓手;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

在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深圳将实现区域、生态、创新、空间、治理五大方面的转型。2035年,作为中国改革最前沿的深圳将在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率先起飞。

统筹:晶报记者马骥远

采写:晶报记者姚慧苹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