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文化守望者胡经之:从北大燕园到深大荔园 后半生全献给了深圳

条评论立即评论

文化守望者胡经之:从北大燕园到深大荔园 后半生全献给了深圳

分享

他是众人眼中的深圳文化标杆,但在其自己看来却不过“苍茫一书生”。从北大燕园到深大荔园,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甚丰,著书400万言。他是文艺美学的开创者,教育生涯逾60载,编写教科书800万字。

与会嘉宾合影(刘伦斌 摄)

编者按 有这样一群深圳人,他们外表沉静、内心激荡为深圳树起文艺丰碑;有这样一群深圳人,他们扎根人民、顽强拼搏为世人抒写文化传奇。今年,经深圳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重磅推出三位文艺名家:画家王子武、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文艺理论家胡经之。他们是四十年来深圳改革开放成就中的见证者和奉献者,为深圳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让广大网友走进名家生活,了解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圳新闻网开辟文艺专栏—深圳文艺名家大观。本期我们将把文艺美学“教父”—胡经之引入了公众视野。

他是深圳文化的守望者“后半生全奉献给了深圳”

深圳新闻网11月27日讯(记者 潘润华)他是众人眼中的深圳文化标杆,但在其自己看来却不过“苍茫一书生”。从北大燕园到深大荔园,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甚丰,著书400万言。他是文艺美学的开创者,教育生涯逾60载,编写教科书800万字。

11月27日,胡经之文化美学理论和文化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数十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胡经之文艺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影响。据悉,此次研讨会旨在全面深刻地认识胡经之在学术创新特别是在深圳文化创新和文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深圳学术文化和文艺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明确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刘伦斌 摄)

“深圳文化学术界的开荒牛 后半生全奉献给了深圳”

“我这一生,从江南稚子到北大学子,再到南海游子,最后在深圳落地生根,成为深圳居士,这是因为我深深爱上了深圳,我这最后的精神家园。”30多年前,胡经之来到深圳,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当天,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瑞琦在会上指出,胡经之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也是深圳文化学术界的开荒牛。他一直关注深圳市文艺的发展,是深圳文艺理论建设的高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胡经之先生的带领下,深圳大学中文系为深圳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建设急需的大专和本科层次人才,成为深圳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李瑞琦谈到,胡经之对深圳文学艺术界的贡献有三点:一是培养了一批文化艺术高级人才;二是扶持了一批优秀文学艺术家;三是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艺评论队伍。

“如今深圳经济特区已经走过38年历程,胡经之也已85岁高龄,但他仍关心真文学艺术的发展,坚持在学术研究的岗位上,他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奉献给了深圳,这种精神实在可敬可佩。”

开宗立派的重要学者 毅然留深让城市更添历史厚重

“胡经之是成就卓著的学者,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开创了‘文艺美学’,极大地推动了文艺理论、文化理论的发展,是一位创立学科、开宗立派的重要学者。”广东省人大常委、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郭杰在会上对胡经之如是评价到。

早在1980年,胡经之率先提出了“文艺美学”的理念,开创了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新局面。“胡经之先生的文艺美学是集中西美学的大成,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启动,创立了新的门派,对于我们大国文艺的治理也是具有宝贵的理论基石的作用。”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调研员胡滨认为胡经之对深圳文化的影响在新时期具有历史意义。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受时任深圳大学校长张维力邀,1984年,胡经之决定南下深圳,参与和引导着特区文化的发展。

“从文化方面来说,经之先生不仅是深圳特区文化劳苦功高的建设者,也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开拓者。”郭杰表示,胡经之是一个学以致用的人,是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文化发展做出可贵贡献的一代大师。“如果他当初选择返回北大,那么他的学术声望或许还会更高些。但是,当他毅然选择留在深圳,就让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敢于探索的城市,同时也具有了文化的深沉积淀和历史的厚重沧桑,与千百年来的华夏文明传统承接得更坚实了。”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黄玉蓉接受采访(潘润华 摄)

深圳文化守望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圳文化研究

“成为先生的学生让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我的自然生命是父母赐予的,但学术生命却是先生赐予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黄玉蓉,是胡经之众多学生之一。

据黄玉蓉介绍,胡经之不仅是深圳文化的拓荒牛,也是守望者。他自己身体力行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带领深圳大学中文系在改革开放热土上进行文学理论的尝试创新与突破。并运用多年学界的积累进行文艺实践,他创办特区文化美学的研讨班,为深圳培养了诸多文艺骨干。

除了自己“沉迷”深圳文化研究,胡经之还积极引导学生研究深圳。黄玉蓉表示,胡经之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研究深圳的文化问题,甚至将其100余册珍爱的书籍赠与学子。“他在我撰写博士论文时,把他宜居深圳30多年,有关深圳文化研究的文献都赠送给我。”

黄玉蓉谈到,将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着手深圳文化研究,争取能让他的学术思想能让特区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开出新的花朵。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