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让文体设施承载更多深圳文化元素

条评论立即评论

让文体设施承载更多深圳文化元素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文体设施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曾经历了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建成了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大运中心等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设施。

原标题:让文体设施承载更多深圳文化元素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圳市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今年深圳将新建10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2020年底将完成街道、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文体设施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曾经历了两次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建成了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大运中心等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设施。不过,相较于深圳的综合实力,深圳的文体设施建设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快推进文体设施规划建设,努力打造与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深圳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文体设施体系,这既是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圳奋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的必由之路。

文体设施建设是一项当之无愧的民心工程,既要着重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大”方面,规划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区域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大型文体设施,也要在民众需求方面做足“实”文章,优化完善基层文体设施网络,加快建好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从而打通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文体服务甚至可以在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在重庆市江津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办起“四点半课堂”。学生下午放学、暑假都有人员管、有地方去,还能看书、画画、做手工、学非遗,孩子安全、家长安心,民众直言“获得感爆棚”,这无疑值得深圳借鉴。总体而言,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倾听和尊重民众的诉求,与市民的文化、健身等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使市民充分分享文体设施建设发展的“红利”。同时我们也留意到,昨日深圳欢乐谷观光列车欢乐干线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车辆追尾事件,这给我们带来了警醒。对待文体设施必须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品质配套、高效率运营,不容留下丝毫安全隐患。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提起伦敦,人们会想起诸多歌剧院、博物馆;提起巴黎,人们会不由想起许许多多的时装展览馆……这说明文体设施建设得好,不仅会让市民生活更多彩,在“城市面孔”的塑造上也有较大的作用。理应看到,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深圳文体设施建设还存在规模总量小、特色不够突出等明显短板。一座真正的大城市,需要在城市的文化形象上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力,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而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条重要的路径即是深挖富有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强城市文体设施建设,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因此,深圳在文体设施建设方面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注重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碰撞”,继而形成鲜明的“深圳特色”。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