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岳池医药产业:“以工强市”路上蓄势起跳

2018-10-31 14:52来源:广安在线

岳池工业园区张启富摄

10月17日,从深圳传来喜讯——投资15亿元的中药材及化学原料药生产项目将落户岳池。当天,岳池与广东中康福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协议书。双方约定,项目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含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抗生素类原料药生产及制剂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以上,年纳税8000万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就业300人以上。项目签约,岳池建设成为“西部医药健康城”又注入了强大动力。

不久前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工强市”,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构建“3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列为全市四大优势产业之一,要求岳池重点发展。”岳池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郭良军透露,岳池吃准、吃透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建设嘉陵江流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大战略,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西部医药健康城”,着力构建“药、医、养、食、游”全产业链相融互动的产业格局,全面推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到2022年建成西部化学药生产基地、西部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川东北医贸物流中心、川东北医疗康养中心。”“以工强市”路上整装出发,郭良军满怀憧憬,岳池医药产业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立足当前,描绘产业发展蓝图

9月15日,重庆泰濠制药有限公司与岳池成功签约,建设高端原料药产业化项目。

泰濠制药是一家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中美合资高科技公司。之所以选择岳池,该公司负责人坦言,“岳池医药产业园的专业配套在成渝地区领先。”

“岳池医药产业园是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备的医药产业园之一。”岳池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捷如数家珍,园区已初步建成专业污水处理系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多电源双回路电网、生物医药孵化中心、院士工作站、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专业配套。固危废处理站、药物研究院、药学院等配套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正是因为专业配套齐备,今年1至8月,园区引进了8个“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优质医药项目。今年,预计可以招引10个以上项目。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岳池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前8月,岳池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20.7%。

医药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张捷总是为土地发愁,“园区供地速度跟不上发展需要。”目前,园区建成拓展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但在张捷看来,按照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生物医药园区定位,这还远远不够。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市委市政府对岳池医药产业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振奋,有了大干一场的冲动与豪情。”张捷透露,目前,园区按照“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定位,正加快编制广安(岳池)生物医药产业园30平方公里概念性总体规划。此外,重庆(岳池)医药产业园5.68平方公里的概念性总体规划也在进行之中。

大手笔编制规划,岳池目标明晰:按照建设“两基地两中心”的战略定位,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22年,引进培育医药企业100户以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初步建成“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西部医药健康城。

壮大集群,增添产业加速动力

在岳池医药产业园,有3户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今年2月签约的国药集团四川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其中一户。

国药集团牵手岳池,建设医疗器械物流中心项目,计划2019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对岳池医药产业园而言,国药集团的入驻为岳池医贸物流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我们正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岳池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汪勇说,只有聚焦延伸产业链,配套发展中药材种植、医贸物流业,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才能让岳池医药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岳池县顾县镇,小门路、大园岽等11个村种植的中药材近3000亩万寿菊,今年丰收了,预计产值可达300万元。岳池在顾县打造优质中药材产业示范带,重点推广黄精、佛手、丹参、银杏等2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在岳池,仅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有14家。此外,还新建了5个中药材生产基地,1个品种繁育基地。中药材产业种植逐渐做大。

医贸物流也加速发展。除了国药集团以外,岳池正与科伦集团对接合作,推进科伦医贸·川东北药品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园区已培育规模药品流通、配送企业10余家。“此前,药企大都是自建物流,运量小且分散,我们将加快建设可辐射南充、达州等地的川东北医贸物流中心,解决药品储存、分拣、配送难题。”汪勇介绍,“随着医贸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园区企业的订单处理能力将有效提高,库存及配送时间将进一步缩短,物流成本将大大减少。”

随着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集群发展效应日益凸显。以科伦药业为代表的大输液产业集群,以仁安药业为代表的抗生素类原料药产品集群,以新青阳药业为代表的胃肠道类原料药产品群,让岳池医药产业园发展成色十足。

目前,园区共聚集了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生物制品、药用辅料及包材等7大门类的制药企业4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13户。

深化合作,提升产业冲刺速度

“全会提出,要抓住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川渝合作发展先导区。对岳池医药产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张捷说,岳池要建设“西部医药健康城”,打造生物医药新高地,必须在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指引下,深化成广合作、借力川渝合作,提升产业冲刺速度。

事实上,加强对外合作,是岳池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人才,是岳池发展医药产业的最大短板。”张捷坦言,医药工业是涉及药学、工程等多领域技术的集合。岳池地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人才聚集功能较差。因而,大多数企业缺乏独立开发新药的能力,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够;现有企业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创新药品少,尚没有年销售过亿元的产品。

如何破题?与成都共建成都·广安“双飞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岳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打造成都·广安生物医药科技协作研发基地,建成标准化研发中心、临床试验制剂中心等,形成全县医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医药园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解决土地制约瓶颈问题,为企业落地及承接成都基地研发成果转化打好基础。

全会召开之后,岳池着力扩大“双飞地”模式效应。岳池把握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城市”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川渝合作总体规划,积极借力重庆、对接重庆,在医药人才交流、信息互通、宣传推介及产业转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力争年内引进重庆域内医药企业5户。

在岳池的发展思路里,对外合作必须全方位展开,不断扩大合作对象、合作领域。岳池将深化与医药科研院所合作,持续引进国内外顶级专家、院士入驻园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产业发展研究院,增强园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县内医药企业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交流,加快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产学研用良性互动。(岳池 记者站 张秋林 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倩)

[责任编辑:高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