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启幕 罗湖7项区级非遗文化授牌

条评论立即评论

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启幕 罗湖7项区级非遗文化授牌

分享

10月18日上午,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管办指导,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主办,罗湖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罗湖区分会场活动在区文化馆正式拉开帷幕。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刘嘉敏 通讯员 丁振远) 10月18日上午,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管办指导,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主办,罗湖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罗湖区分会场活动在区文化馆正式拉开帷幕。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傅碧红、罗湖区文化体育局调研员黄煜等领导共同为罗湖区的7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颁发牌匾。

截止到今年10月份,罗湖共有国家、省、市、区级文化遗产名录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2个。此次获颁牌匾的7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内画、树叶吹奏、六步大架、辛氏杂技、庆美银楼金银器传统技艺、中国古典金石传拓艺术、脸谱面具绘画技艺等。

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期间,国家级非遗贵州牙舟陶将亮相罗湖区文化馆,展期为10月18日-11月30日。据悉,牙舟陶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距县城26公里。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起,牙舟陶器多次作为贵州陶瓷工艺的代表作品。选送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全国工艺美展”及“全国陶瓷展览”展出,曾在日本、朝鲜、丹麦、芬兰等国际展览会上频频亮相。牙舟陶以其造型古朴墩厚、富有地方民族风情,独特的“冰裂纹”与“窑变”色泽自然匀韵、晶莹夺目、体色交相辉映,使得神韵别致,在当今陶瓷行业中享有“独树一帜”之美称,其有很好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聂氏麦秆画展、拓墨铭传——中国古代传拓艺术展等活动也分别在水贝金座、金石博物馆等地同时举行。

水贝金座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水贝系列主题展

10月18日-10月24日深圳非遗周期间,水贝金座作为主要分会场之一,举办“民间巧艺一麦相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水贝系列主题展”,向民众展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氏麦秆画。据悉,这也是水贝金座今年举办的第三场非遗主题展览。

麦秆画,源于隋,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它虽来自民间,古时却只在宫廷皇室间赏析珍藏。聂氏麦秆画为聂家世代相传,源于明朝宣德年间。据记载,清朝嘉庆年间第六世祖聂万卷(聂氏麦秆画第一代传人)为一带著名麦秆画艺人,他用植物胶、皮胶粘贴出的“生肖”、“五福捧寿”、“吉祥花草”等麦秆贴画,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末,聂氏已熟练掌握麦秆画制作巧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聂氏麦秆画。经聂氏世世代代的赓续守护,麦秆画的传承得以延绵不绝,历久弥新。聂氏麦秆画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河南老字号”等省级、国家级荣誉50余项;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保护目录。

此次展览,聂氏麦秆画携荣获第十届广东省民间工艺博览会精品展银奖的《四季吉祥·四季情》、入选《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的《锦上添花》等麦秆画佳作首次亮相水贝。

据介绍,4月期间,“古韵传承匠心焕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水贝系列主题展”在罗湖区水贝金座开展,内画艺术精品、彩塑京剧脸谱、凯恩特国粹脸谱首饰展、珐琅微绘工艺、杨门女将之巾帼霓裳惊艳水贝。玲珑无双的文物,隽永流长的古韵,彰显国家传统文化瑰宝的非凡韵味。

6月9日为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族文化珠宝臻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水贝系列之文化遗产日主题展”如期在水贝金座开展。展览以贵州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为主,神秘的古文字——水书、鲜红的历史化石——朱砂、中国十大名陶之一——牙舟陶、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少数民族历史“活图腾”——水族银饰分别代表民族文化不同的非遗技艺及独特魅力,广受好评。

非遗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传承非遗,任重道远,期待更多的民众走进非遗、加入传承行列,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传拓艺术展在金石博物馆展出

2018年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拓墨铭传:中国古代传拓艺术展”于10月18日,在“非遗周”活动的分会场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出,展览(免费参观)为期1个月。

作为“中国古典金石传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金石艺术博物馆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做好传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精心打造、推出本次活动。

展览以古代石刻艺术为背景,展出精美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北朝石刻线画拓片,通过传拓艺术品的展陈,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宋展崇先生现场展演传拓技艺和公益教学等活动,集中呈现和宣传我市对传拓技艺的非遗保护成果,展示深圳独具特色的传统美术非遗项目,提升社会对传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认同感。

传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它是使用宣纸和墨汁(亦有朱砂等材料),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信息清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传拓的艺术作品,也即拓片。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及艺术成就的宝贵资料,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与华夏文明的辉煌和强大相伴的人民社会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是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及文化艺术水平的图像大百科,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

其中,汉画像及古石刻线画的拓片则通过其隐喻而丰富的象征图像,高超的石刻艺术表现手法,反映了古代人的审美意识形态,形象地传达了这种充满神秘色彩、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历史离我们虽已久远,但是却以其图像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示了民间艺人的石刻艺术才华,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汉画像及古石刻线画拓片所蕴含的艺术气概与魅力,也令现代艺术创作者叹为观止,流畅的线条、细致的表现手法、恢弘的构图,把繁杂的生活场景、浪漫的理想追求及现实形态升华成艺术形象,各种精微的细节和丰富的内容被统一梳理,按当时的艺术表现形式分层次归纳、展示出来。拓片中所记录的图像作为艺术灵感的源泉和宝库,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仍然具有极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