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2015年起,深圳3年“创森”,创出一座森林之城、公园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深圳绿”“深圳蓝”成为深圳人的新骄傲……目前,深圳形成了“森林进城、绿意满城、花开鹏城”的绿色新格局,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

原标题:

深圳: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深圳新闻网讯 各大公园绿色盎然、生态湿地魅力尽现、湖光水色风光别样……依托着丰富的山海资源,深圳将最美的风景给了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人们无不畅享着创森带来的“绿色福利”。10月15日,记者从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获悉,深圳等27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

从2015年起,深圳3年“创森”,创出一座森林之城、公园之城、花园之城、生态之城,“深圳绿”“深圳蓝”成为深圳人的新骄傲……目前,深圳形成了“森林进城、绿意满城、花开鹏城”的绿色新格局,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

一组数据,让我们感受深圳“创森”的显著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共建成花景大道23条、花漾街区79个、街心花园151个,对120多个城市重要节点和区域进行了绿化提升;全市共建成街心花园151个,2年来新增立体绿化66万平方米;新建湿地公园3个,建立封滩生态恢复区,共修复滨海红树林22.64公顷;完成11条河流流域、65公里的水环境整治及带状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指标要求!

将市域面积近50%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

多年来,深圳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建立了生态优先发展机制。

早在2005年,我市就率先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将市域面积近50%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先后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深圳市经济特区绿化条例》等法规,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

同时,高标准编制《深圳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东建、西治、南补、北提、中联”的总体布局,绘就了我市森林城市发展蓝图。针对重点板块分别出台了《深圳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6个分项行动方案,明确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此外,加强森林防火,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体系,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远低于0.1%的水平。

打造“深圳蓝”“深圳绿”靓丽名片

近年来,深圳从区域层面和流域尺度,统筹生态一体化建设,精准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构建互联互通、层次分明的绿色生态屏障。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市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027.92公顷,优化改造人工桉树林、马占相思林林相2412.82公顷,中幼林抚育6169.91公顷,全市薇甘菊的危害面积降低至3000公顷,完成220.59公顷水源涵养林改造,形成多色彩、多层次、多效益的森林景观,打造了坚实的城市生态基底。

建成19条475公里生态景观林带,新建塘朗山—梅林山—银湖山区域绿地等首批5条生态廊道,建成密度全省第一、总长度2443公里的绿道网和200公里远足径,串起近千个公园和城市的山、林、海、湖,构建互联互通、山水相连的城市生态系统。

打造绿色生态水网。实施了469项水环境提升工程,重点推进龙岗河、观澜河、茅洲河等11条河流景观改造,打造林水相融的带状森林,建成开放9个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近年来,深圳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PM2.5年均浓度等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蓝”“深圳绿”成为城市最亮色。

打造千园之城和世界著名花城

近年来,深圳大力提升森林和城市绿化品质,着力打造“千园之城”和“世界著名花城”,构建“公园圈”和“色彩网”。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个公园发展至今,深圳已坐拥942个公园,并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早在多年前,深圳就提出了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确立了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的总体布局,每年持续推进50个以上的公园建设和改造提升。近3年,共建设各类公园198个,重点打造了福田香蜜公园、南山人才公园、深圳湾休闲带西段等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城市公园。

在此背景下,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以大尺度的花卉种植和高标准的景观设计推进花景大道、花漾街区、立体花廊、街心花园等不同尺度花卉景观建设,一路一花、缤纷多彩的花城景观正在形成。

深圳还创造性地向空中要绿、屋顶要绿、墙体要绿、天桥要绿,采用立体绿化破解土地资源稀缺和生态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对新建高架桥、人行天桥等强制实施立体绿化。推进闲置地、边角地增绿,全面推进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天桥绿化、道路绿化等立体绿化,以绿化美化引领新型城市建设。

在全社会广植“绿色基因”

多年来,深圳始终把全民共享、全民共建作为“创森”的重要举措,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高标准建设深圳仙湖植物园,保存的活植物物种接近12000种。与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所共同成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加大生物多样性、城市生态研究力度。中国红树林博物馆、大鹏半岛区域性生态文化体验综合体、深圳花卉世界也全面启动建设。

打造自然教育之城。推动20家绿色公益组织成立了广东省首家公益组织联盟。在国内创立首个自然学校,率先在广东省建成福田红树林等13个自然教育中心,年均服务市民6万多人次。

为进一步推进“心中播绿”。成功举办首届深圳森林音乐节,形成了公园文化周、深圳湾草地音乐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在全市悬挂植物名牌12万块,广泛发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市民对“创森”工作的支持率、满意度均超过95%。高水平筹办了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黑脸琵鹭自然保育论坛,极大地提升了深圳绿色发展的国际声誉。

对绿色生态的追求永无止境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是起点,深圳对绿色生态的追求永无止境。”市城管局副巡视员杨雷介绍,下一步,将持续落实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顺利完成提升期和巩固期的建设任务,继续推进森林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生态水网格局,全力打造世界著名花城,至2020年底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对照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指标体系,深圳在森林覆盖率、区域生态廊道建成率、人均公园绿地等方面还具有提升空间。深圳将主动找差距、补短板,携手周边城市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支点,突出深圳特色。

根据相关部署,到2020年,广东将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研究员看来,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的建设,将在更高的层次,统筹和规划珠三角各城之间的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吸引高端产业业态入驻,助力大湾区更高质量的发展。其中,深圳在某些生态领域上十分有特点,在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维持了经济发展,又保持了很好的森林本底。这些经验在全国有很好的引领性的作用,是从量向质提升。(记者文灿)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