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29年前 一条为青少年排解烦恼的深圳热线开通了……

条评论立即评论

29年前 一条为青少年排解烦恼的深圳热线开通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少年强则国强,从第一个倾听青少年心声的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到第一个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成立的公益服务组织;从第一道为保护受家暴未成年人颁布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到第一张针对非法向未成年人售烟开具的罚单,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路上,深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原标题:从知心热线电话到首张人身保护令 深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不停歇

深圳新闻网讯 如果城市也有“年龄”,那么深圳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之林里,无疑属于“青春年少”的一员。首先是因为城市的年轻,不到40“岁”;同时也源于这座城市市民的年轻,在深圳市民当中青少年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庞大的青少年人群,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只有善待青少年,让每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份活力才能长盛不衰。

少年强则国强,从第一个倾听青少年心声的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到第一个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成立的公益服务组织;从第一道为保护受家暴未成年人颁布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到第一张针对非法向未成年人售烟开具的罚单,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路上,深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29年前一条为青少年排解烦恼的热线开通了

听到同事说起,晓梅(化名)微信朋友圈里都是和朋友家人开心在一起的照片,坪山团区委工作人员陈明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与晓梅未曾谋面,但是在晓梅拨打12355热线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了陈明慧和同事们时刻关注的对象。

今年5月,12355热线接到了一个来电:“我不敢单独回家,你们能不能帮我劝劝妈妈,让她不要再发脾气?”女孩稚嫩的声音在电话中显得很无助。原来,女孩叫晓梅,刚满10岁,母亲因为自身婚姻的问题情绪较为压抑,时常将不良情绪发泄在女儿身上,加上晓梅又处在叛逆期,母女俩缺乏沟通,常常是一说话就吵起来,晓梅也因此有过轻生的念头。

于是,工作人员请心理专家分别对晓梅母女进行了心理辅导,义工们也不断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亲近母女俩,引导她们说出心里话,帮助母女俩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此外,工作人员还积极联系了教育局、晓梅的学校等多个单位,去解决晓梅在学校遇到的一些困难。

在跟进了四个多月后,晓梅和母亲之间的坚冰有了融化的迹象,一开始常常黑着脸不愿交流的晓梅,脸上多了许多笑容,而晓梅母亲有了新工作,还在晓梅放假的时间带她去旅行。

12355这条电话线曾经将很多像晓梅这样的孩子从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泥沼中拉了出来。而这个热线电话最开始,就是由19名热心人士组成义工队伍,为了聆听青少年的烦恼与忧愁设立的。

1989年10月5日,深圳设立维护青少年权益服务中心,为青少年分忧、解疑,维护其合法权益,除了热线电话,还开设了青少年信箱。当时,来电来信咨询者绝大多数为中小学生和外来青工。咨询的问题50%为恋爱、感情失落问题,其次是青少年权益受侵问题。还有诸如问功课、求学求职、生理变化等问题,青少年朋友将难于启齿的隐私和不愿与亲朋好友交谈的问题向咨询员倾诉,而咨询员总是耐心地听他们陈述,谈自己的看法,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若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请专家请心理医生帮助解答。青少年热线电话坚持每星期一至五的下午和晚上为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信箱坚持对来信在一周内回复。

少数因失恋而欲采取报复行动的青年,在咨询员的劝导下打消了鲁莽违法的念头;一些早恋的中学生也在咨询员的循循善诱下,端正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极个别离家出走、堕入“烂仔”堆里的少女,也在咨询员苦口婆心的劝导下,配合学校教育,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还成为学校的先进典型……

10年前

12355青少年服务综合平台诞生

深圳作为全国“青春之城”,青少年人口比例超过五成。随着时代进步,深圳在维护青少年权益的道路上,不断加深着服务的广度与深度。2007年11月,团中央选择40个左右的城市进行12355青少年服务台试点,深圳成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团市委和市义工联发起成立了12355综合服务平台,将原有的热线电话正式统一为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

2008年开始,团市委积极拓宽12355专线的服务内容,大力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以12355呼叫中心、短信平台和义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三位一体的12355青少年服务综合平台。而与以前的“知心热线”不同的是,12355青少年服务综合平台在开展心理关怀服务的同时,更增添了成长指导、法律咨询、应急救助、困难帮扶等服务内容。12355热线以市义工联直属的20个服务组和七个区的义工联为依托,通过热线了解、登记、收集青少年的服务需求,并交由义工组织提供服务。

目前,参与热线服务的活跃义工共有160余名,其中律师3名、心理学博士2名、心理咨询师42名、社会工作师10名、高级心理保健师1名。每年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听青少年维权、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等内容的咨询电话高达3万次以上。目前,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全年无休每天12小时,免费、专业、有效的人工接听服务。

深圳在不断扫除青少年健康成长路上障碍的同时,也十分注重青少年自身的法律意识培养。2017年3月,团市委联合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办、市教育局等单位,启动以“社会组织参与”为核心的青少年普法工程,直击青少年普法教育薄弱环节。团市委广泛发动全市各类相关社会组织参与,以各具特色的论坛、戏剧、主题班会、夏令营、个案帮扶等体验互动式教育形式,让法律渗透至青少年认知深处。青少年普法工程既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更提升了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促进青少年更加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让青少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

今年年初

深圳首张针对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令开出

刚踏上社会的青少年犹如刚出温室的娇花,充满朝气和希望,却也容易遭受打击和受到诱惑误入歧途。而深圳一直在为这些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持续护航。

2017年底,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一名9岁住院女孩被发现身上有多处烫伤痕迹,疑遭父母虐待。警方调查发现,这名叫小宜的女孩身上的伤居然都是亲生父母多次体罚留下的。在晶报报道后,辖区妇联、街道、社区等部门和单位及时介入,多家深圳本地反家暴机构、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纷纷伸出援手。而公安部门更是向法院申请了小宜的人身保护令,今年年初,宝安法院经过审查做出裁定:禁止被申请人小宜父母对小宜实施家庭暴力。裁定有效期为6个月,自送达之日起生效,送达后立即执行。随后,小宜被送回了江西老家。

这是深圳首张针对未成年人开出的人身保护令,它不仅具有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进一步拓展到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司法意义,更是彰显出深圳保护未成年人的决心,向公众传达出明确信号。

今年6月,深圳又开出了全国首张针对非法向未成年人售烟的罚单。在一项针对中小学校周边售烟场所的督查中,市控烟办工作人员发现,坪山区龙翔中学一名初一学生放学后走进了一家学校附近的超市,熟练地向店员买烟,店员既没有劝阻,也没有查验学生的身份证来判断其是否成年。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坪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峦所对该商家处以3万元人民币罚款。

这张罚单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等多方的支持与点赞,深圳这一次的控烟执法让各界看到了深圳在落实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上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外,在今年的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不少政协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针对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藏晨就在提案里提出“完善政府干预的儿童监护保障工作机制”“完善妥善的监护权安排机制”“实施惩教并重的涉案人员处置”等多个建议。

2017年,深圳还首次在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团市委的共同支持和指导下成立未成年人社工服务中心——“点亮心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宗旨不仅在于救助刑事诉讼中的未成年被害人重新生活,还在于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真正为青少年“点亮”未来的路。(记者 马骥远 林菲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