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景区降价要诚意不要“套路”

条评论立即评论

景区降价要诚意不要“套路”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应重点围绕当前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加大景区正常运营所需以外不合理支出的清理力度”。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政策,今年“十一”黄金周前,须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但即便如此,部分景区花式“假摔”的降价方式依然存在。根据新华社的调查:截至目前,在已降价或拟降价的314个景区中,降价幅度3%以上的为29个,部分景区降幅不到5%;有的仅降3元,个别景区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算下来只降1元;有的景区则能拖就拖。

明明有政策,却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这不免让民众感到承诺与兑现的距离。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毕竟对于依赖“门票经济”的景区而言,门票降价将极大地触动自身的利益,虽然说突破“门票经济”瓶颈,以全域旅游思维推动产业升级,由“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是新形势下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降低门票价格也正是一些景区提升服务品质、探索发展新路径的契机。但这毕竟要经历转型阵痛期以及呼唤改革魄力和创新精神,于一些习惯了躺在门票上睡大觉的景区来说,显然不愿意这般劳心费神,便玩弄起“先提价再降价”“拆解销售假降价”“能拖就拖”等套路,实行“伪降价”。这既是对政策的消极应付,也是对民众信任的辜负。

今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应重点围绕当前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加大景区正常运营所需以外不合理支出的清理力度”。其实,这也是促进景区进行实质性降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毕竟,只有弄清楚景区门票的真实成本和利润,才能知晓哪些降价景区是“真疼”,哪些景区只是“假摔”,并予以精准施策。比如在一些地方,门票收入被用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开支,甚至直接补充财政收支缺口……这些无疑都是门票承载的“额外负担”。将这些“额外负担”剔除出去,才能够真正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降价举措和额度。否则,倘若只是笼统要求降价并将自主权交付景区,那换来的恐怕只是各大景区的哭穷,要么虚与委蛇,象征性降价应付了事、要么干脆对政策置若罔闻。

进一步说,做好景区门票价格“额外负担”的清理工作,不仅需要景区的努力,还关乎当地政府对自身角色位置的摆正。事实上,景区的转型升级也确实需要政府的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说,降低门票价格无形中也促使当地政府致力于对景区与餐饮、购物、住宿、演艺等旅游资源深入开展整合工作。

国有景区本身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由此而言,国有景区确实应当作出表率,以降低票价的实际举动让利惠民。而在降价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以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识别出那些消极应付、玩弄花招的景区,并坚持用严厉的标准和尺度进行处理处罚,唯有如此才能杜绝各种“伪降价”套路的轮番上演。(评论员 温琼)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