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城市更新要有远见和“规矩”

条评论立即评论

城市更新要有远见和“规矩”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城市更新需要有远见、有“规矩”。期待不断生长、蝶变的深圳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迷人。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近日正式发布实施《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规定提出,位于密度一、二区的规划商业用地中应设置不少于商业、办公与旅馆业建筑面积5%的商业文化设施。文中进一步规定,所有含住宅的更新项目均应配置幼(托)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要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合设置,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提供空间保障。同时,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等,要提出具体措施加以保护和活化利用。

简单提炼一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关键词:文化、教育、养老、健康、历史。这些关键词的设定,也折射出深圳推进城市更新的理念与坚持。

多年前,深圳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发展瓶颈已经凸显,其中土地资源的“难以为继”尤为严重。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区几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尴尬局面,城市要发展,就只能在盘活存量土地上想办法。城市更新战略的实施,正着眼于此。通过多年的实践,城市更新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以南山大冲旧村改造项目为例:改造前这里是脏乱差突出的“城中村”,有住宅和厂房共1500多栋,基础设施缺乏,改造后,这里已逐步建成为深圳市高新区配套的复合功能区。

这些年来,深圳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简单说就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即政府当好“守门员”,然后让市场来经营。而在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过程中,有些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的“规矩”必须得立下,包括文化、教育、养老、健康、历史等关键词,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城市能否让市民诗意地栖居,除了出色的硬件,还同文化紧密相关。反过来,要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亦需要有足够的硬件支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商业文化设施面积给出量化规定,就是要让文化拥有强大的助推力,同时引入市场的力量促进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深圳而言,学位不足也是民生痛点。随着二孩政策实施、港澳籍适龄儿童放开入学等,深圳学位供应压力越来越大,预计到2020年,深圳小一学位缺口将达到4.95万个。而事实上,这些叠加的压力正在显现,这从今年的小一招生情况即可窥见一斑,有些区域的公办学位缺口甚至高达一半以上,幼儿园的优质学位供应情况同样不乐观。

有数据显示,深圳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超过15万,常住老人已达42万,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被刷新,未雨绸缪推进养老事业,需要有硬要求。此外,深圳不是一个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城市,纳入城市更新范围的区域,往往承载着年轻深圳的宝贵历史,如何保护和活化它们,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事情。

城市更新需要有远见、有“规矩”。期待不断生长、蝶变的深圳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迷人。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