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早睡早起”的深圳人

条评论立即评论

“早睡早起”的深圳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雄安新区采访,记者不时听到“早睡早起”这四个字。这是深圳专家团队用来打趣自己每天工作状态的一个词。

原标题:

“早睡早起”的深圳人

深圳新闻网讯 在雄安新区采访,记者不时听到“早睡早起”这四个字。这是深圳专家团队用来打趣自己每天工作状态的一个词。

深圳支援雄安的轨道交通团队,都集中住在一栋由厂房改造的小楼,办公室、会议室和宿舍一体,楼上楼下,工作生活,可以不出小院。

远离深圳这个大本营,远离家人,没有场景转换,甚至没有上班、下班、加班的概念,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开会,每天都在加班。所以对于在雄安的工作状态,大家笑言,除了“白+黑”、“5+2”,还有“早睡早起”。这里所谓的“早睡早起”,是指经常开会到凌晨、到早上,只能休息片刻之后,又马上要接着忙。他们就是用这种意义上的“早睡早起”工作状态、精神状态,全情投入到雄安新区交通规划建设中。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了协调各方,经常需要在北京、石家庄和雄安之间频繁往来。有时候,大家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早上5点多从雄安出发,赶到北京参加早上8点的会;中午从北京赶回雄安参加下午2点半的会,晚上在北京又有会,会议结束后在北京已经订不到酒店了,只好再开车赶回雄安。

能够参与“千年大计”的规划建设,虽然很苦,但每一个人都觉得很充实。大家一起过组织生活、开展党小组活动,学习新发展理念,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工作之余,大家一起种蔬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大家还利用周末空闲时间走进当地百姓家中,开展乡情调研,对当地电动三轮车(“三蹦子”)既是生产工具,又是生活工具的情况开展治理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这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参与“千年大计”的规划建设,虽然很累,但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是人生一大幸事。深圳地铁集团物业开发总部项目部资深工程师石绍春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当时没多想就响应号召加入了雄安交通团队。“响应组织召唤、听从组织召唤,是一个老党员该做的事;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大干一场,这是一个老党员想做的事!”在雄安,听他说这话,觉得特别真切。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深圳挂职干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蒋群峰和深圳地铁集团建设总部设计中心主管工程师成建国,跟记者说起在雄安新区工作的点点滴滴,提到自己的家人、家庭,还是有些激动,心怀愧疚。

蒋群峰的激动,是说起年近90岁的老父亲时。老人家是前列腺癌晚期,身体非常虚弱,今年7月发烧住院,病危,从此就一直卧病在床。那一次,蒋群峰在父亲病情稍微稳定之后,就马上返回了雄安。

“每次视频,父亲以为我就在深圳,总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他。”蒋群峰说,身在雄安的自己,很怕和父亲视频,听听声音就算了,父亲那期盼的眼神,让人心酸。

成建国的愧疚,是因为5岁的女儿。听说爸爸要离开自己到远方的雄安去,小姑娘哭得很厉害,抱着爸爸说:“爸爸别走,我听话。”

爸爸要从雄安回深圳了,小姑娘高兴得怎么也不肯睡觉,爸爸乘坐的飞机经常因为晚点到凌晨才到,小姑娘就一直等着,有的时候实在忍不住了,就靠着枕头睡着了。

在雄安的深圳专家团队里,类似蒋群峰、成建国的故事,记者听到了很多。但就是这样,深圳这群轨道交通专家,还是义无反顾离开家人,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雄安,在这片充满期待的土地上,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谢谢你们,让特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回报全国人民,让特区和新区的心,贴得更近。

为你们骄傲!

本版撰文深圳特区报记者甘霖吴德群任琦叶志卫

本版摄影深圳特区报记者丁庆林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