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用外籍人才“绿卡”放大人才特区“磁吸效应”

条评论立即评论

用外籍人才“绿卡”放大人才特区“磁吸效应”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一张“绿卡”,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对外籍人才态度的一个视角,以及衡量中国开放程度的一把尺子。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一张“绿卡”,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对外籍人才态度的一个视角,以及衡量中国开放程度的一把尺子。

■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9月4日,深圳发出首张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澳大利亚籍华裔、顺丰高管张威成为广东通过积分评定技术人才,申请获得广东自贸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的第一人。

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就是大家俗称的“中国绿卡”。“绿卡”制度原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享受国际移民的红利。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而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也与大量高端国际人才的涌入密不可分。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一张“绿卡”,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对外籍人才态度的一个视角,以及衡量中国开放程度的一把尺子。近年来,中国推出一系列开放便捷的出入境、停留居留政策,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日益完善,对高层次外籍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不过,且慢沾沾自喜,数据显示,中国的国际人口比例仅有约0.04%,发达国家则普遍在10%以上;虽然一些城市的外国人数量激增,但其所占比例仍然落后于全球同类城市。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为了让更多外籍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融得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行动。去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识验和便利化问题。去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局,推出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9条措施,并颁发了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永久居留身份证。之后,北京、西安、成都等地也都发出了多份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4月2日挂牌成立以来,2个月内共审批1881名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在华永久居留,相当于2017年全年审批总量。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发出首张外籍人才永久居住身份证,对于广东自贸区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2016年8月1日,公安部实施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16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其中一项尤其引人关注:“对在广东自贸区创新创业团队的外籍成员和自贸区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根据自贸区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进行评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该政策的突破点在于,为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增设了渠道,有利于引来更多“孔雀”“凤凰”,为自贸区创新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连续8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目前正在探索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奋力打造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特区”。坚持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向更多高层次外籍人才伸出橄榄枝,着力推动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华资格待遇落实问题,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之感受到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唯此,深圳才能用外籍人才“绿卡”放大人才特区的“磁吸效应”,为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