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力争到2025年 有3至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力争到2025年 有3至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大学的崛起,是深圳高等教育不断攀登“新高度”的一个缩影。2016年10月深圳出台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目标:争取到2025年,深圳有3至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达到50个以上,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

部分学科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当今世界上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也是公认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世界标准”之一。

2018年7月传出喜讯,深圳大学化学学科发表的SCI论文共1065篇,总被引频次为7708次,篇均被引频次7.24次,高被引论文14篇。化学学科排名ESI全球前1%的机构数为1172个,深圳大学排名第1157位,进入该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继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之后,这是跻身前1%行列的第六个学科,具备了较高的国际学术生产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深圳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以优势学科为引领,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创新体系完善等方面增强学校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6个学科“跑步”进入全球排名前1%,就是明证。

南科大也有两个学科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和材料科学。值得指出的是,最新一期榜单统计的是全球高校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这10年4个月期间的数据,而南科大仅仅创办7年。起步较晚,却能迅速后来居上,反映了该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在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榜上有名,其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其中,6大类专业对应的学科在哈工大(深圳)都招收了本科生,力学对应的学科则招收了硕士生,这意味着哈工大的7大支柱学科均在深圳“落地”。

深圳提出,2025年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到30个以上。目前看来,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院士队伍有了“深圳制造”

关于高等教育的“高度”,曾任过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有过著名论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大师”坐镇的高校,才谈得上有底蕴、有眼界、有实力。

2017年11月28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南科大副校长汤涛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深圳本土培养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至此,南科大院士人数已经达到20人,其中全职院士9人。最为难得的是,在南科大,院士们可不是学校的“花瓶”,他们必须走上讲台,为学生上课。汤涛2015年5月被聘为南科大副校长、数学系讲座教授。三年来,他不仅担任学校副校长,还在书院做导师,为大一新生上高等数学课。汤涛说,一位好老师,必须有约40%至50%的时间用于教学,其他时间用于科研。

此前,深圳高校里的院士队伍主要依靠引进。在一系列制度创新及改革举措下,深大不断吸引着大批高端人才走进学校,打造一个个重量级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深大拥有全职院士14名(含4名外籍院士)。其中,由院士或国家杰青领衔组建了八大优势学科科研团队,包括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团队、光电工程学科团队、大数据研究团队、脑科学研究团队、智慧城市研究团队、生物医学工程团队、国际肿瘤医学团队、基因组稳定性与人类疾病防控团队,这些优势团队宛如“火车头”,引领深大科研创新发展。

2017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Stephen Boyd教授(史提芬·博伊德)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John Edward Hopcroft(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两位教授同时当选“两院”外籍院士,这是港中大(深圳)“筑巢引凤”的结果。截至今年3月,该校已经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近20人。

院士在深圳高校“扎堆”,贡献于科研和教学,这无疑将会把深圳高等教育的质量不断推向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