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从入职体检看智慧城市的危和机

从入职体检看智慧城市的危和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要实现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长远目标,深圳应该在城市“软硬件”层面上一步步扎实推进智慧城市信息互联建设工作。

近日,一名毕业生在深圳求职期间经历了四次体检,尤其是做了四次胸部拍片,这让其十分担心频繁体检尤其是胸透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对此,有关部门的答复是:关于用人单位的入职体检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规,而是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是个创新创业之城,人才的流动性不仅正常,而且恰恰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因此,且不论频繁胸透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就算没有实质危害,起码也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无形中就成为了影响人才流动和社会发展的阻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期深圳连续推出了多项创新政策来简化办事流程、改善营商环境,从城市更新审批流程的精简,到企业营商过程中的“三十证合一”,再到人才引进政策上的“秒批”,还有“不见面审批”事项……深圳在打造智慧城市过程中“让信息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路”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一马当先,大步向前。

医院迎来入职体检高峰。 

但是,在此次体检问题上,有关部门将责任全部推给用人单位的态度,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暴露出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两个大问题。

首先,智慧城市的最大危险是什么?是从在理念上将“智慧城市”狭隘地理解成了“智慧政府”,以为智慧城市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政府展开,只服务于政府或者只服务于和政府打交道的市民。毋庸讳言,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是由政府主导并围绕政府进行的,但是智慧城市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场景绝不局限于政务服务,绝不是将政府办事窗口挪到网上,优化一下交互性就可以称之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应用主体将是市民、企业和政府,这三者的关系都将依托于智慧城市系统而循环不息,构成城市的运转体系、关系链条。在这里面,市民与企业之间这条关系链可能要比其他的更加粗壮,因为在深圳,这两者才是社会的构成主体,体量巨大,需求涌动。

因此,要避免求职者在短期内重复体检,其治本之策还是要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行“一检通用”,实现体检信息的“通用”和“互认”。即求职者在本市范围内和一定时间内的体检报告,本市的所有用人单位一律实行互信互用。若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平台按照流程调取应聘者的近期体检报告结果(从隐私角度考虑可以设置浏览级别),若医疗机构在为体检者检查前可查询到相关体检记录(电子病历已经基本实现该功能),若有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能够规范体检信息运用的操作规程,那么广大的求职者便可以不必为体检耗时耗力耗费金钱,更可以避免承受因多次胸透而产生的身体健康风险,还能够减少由此带来的焦虑、担忧乃至争吵等社会交流成本。

无论如何,频繁入职体检这种事发生在最讲求效率的城市,令人反思。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深圳确实还有太多的“空白”有待弥补和改进。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智慧城市的最主要应用机会在哪里?

伦敦在2000年提出打造“电子政府”的概念,公众通过手机终端就可以轻松浏览和编辑教育、医疗、人口等多个方面的统计数据。纽约在2005年启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并最终在全市普遍采用全套电子病历系统。这些城市的措施如今都已经被深圳借鉴过来,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说,深圳在电子政务和智能服务方面已经赶上先进城市,不过在怎么样让智慧城市更有效促进市民、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流融合、更有助于提升社会运转效率和发展质量上,仍然面临着普遍的不足和共同的问题。

要实现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长远目标,深圳应该在城市“软硬件”层面上一步步扎实推进智慧城市信息互联建设工作。在“硬件”上应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构建一套智能化、覆盖全市的智慧信息系统,使全市各个社会群体可通过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而在“软件”上,除了要在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上改革创新,确保信息沟通交流过程合法、高效、安全之外,更应该将智慧城市的应用服务主体转向市民、企业上来,将智慧城市的远景目标放到推动社会融合、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民生幸福上面来。(作者:温程裕)

[责任编辑:谭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