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8周年:用奋斗和激情构筑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8周年:用奋斗和激情构筑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特区经过不断的进化与蝶变,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三十多年前的深圳是“破”字当头,敢闯敢冒,今天的深圳则需要有破有立,“立”字为先,深圳,正在用更多的现代理念和专业精神悉心打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不变的奋斗精神书写着新时代的“深圳奇迹”。

今天,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自己38岁的生日,38年来,特区的每一天都在奋力累积着光荣与梦想,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照亮着深圳的现在与未来。

38年前的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特区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彼时的深圳,一幢五层高的楼房已算是鹤立鸡群的“摩天大厦”,人们无法想见,在此后的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在这片起初面积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会发生怎样的奇迹。

自诞生的那一刻起,深圳经济特区每一天都在奋力挣脱桎梏,舒展筋骨,追寻更好的自己。从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到率先建立证券交易所,从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到全面建立土地市场……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尝试都在诉说着激动人心的深圳故事。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它只是奋斗的另一个名字。人们喜欢用“奇迹”来形容深圳,而回望来路,深圳特区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勇气和汗水,坚实而沉稳。今天,深圳特区经过不断的进化与蝶变,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三十多年前的深圳是“破”字当头,敢闯敢冒,今天的深圳则需要有破有立,“立”字为先,深圳,正在用更多的现代理念和专业精神悉心打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不变的奋斗精神书写着新时代的“深圳奇迹”。

图为深圳福田中心区。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能从另一个视角去看深圳。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2017年4月2日,王伟中调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上任伊始,在两次外事活动中,王伟中即分别会见了两位诺奖得主,并强调深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先发展,欢迎他们来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此后更多次会见国内外科技界重量级人物,调研高科技企业及主管部门,深圳市委书记对创新的高度关注,向外界传递出这座年轻的城市将进一步在科创方面发力的强烈信号。

去年,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三大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建立了以企业研发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眼下,深圳正致力于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创新,依然是城市不变的主旋律。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去年,《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这部《条例》的特点是“保护”、“放权”、“激励”、“破墙”,为深圳构筑人才高地奠定了更坚实基础。事实上,当初闯深圳的“拓荒牛”,许多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深圳能发展到今天,正同一批又一批来深寻梦的人才紧密相联,他们在奉献了自己青春的同时,也用智慧和才干累积了一座城市的高度和厚度。深圳是一座因人才而兴的城市,她未来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才来支撑和推动。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是深圳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近期,深圳推出的一系列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受到广泛关注。从提出未来将保障性住房的占比提升至60%,到出台个人新购住房在3年内禁止转让等措施严控炒房,宣示了深圳坚决落实“房住不炒”、“住有所居”和啃硬骨头的决心。在改善营商环境、建设“数字政府”方面,深圳也着墨颇多,包括“三十证合一”、“不见面审批”、深圳“90”改革等措施正陆续推进,这些并不只是个技术活,而是关系到整个政务服务机制的深层次变革,以及服务的身段、步伐和姿态的调整……应该说,诸如此类的硬骨头并不好啃,但深圳在行动。今天,更多善治社会的智慧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这座滨海之城,让她不断地成长、跃进。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曾指出,“当前全国全省百舸争流,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深圳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深圳要努力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上走在最前列,还需要在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中汲取能量。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这一历史节点审视深圳经济特区38年的历程,意义非常。38岁生日,既是满怀喜悦回望来路的时刻,也是满怀希望憧憬未来的时刻。因改革而生的深圳,将义无反顾地在改革开放之路上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当好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作者:彭健)

[责任编辑: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