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需要国家标准

条评论立即评论

虹鳟鱼是不是三文鱼需要国家标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行业团体标准显然是不够的,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国家标准,避免冠名问题可能带来的混乱或隐患。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国际三文鱼产业发展论坛在青海举行。会议公布了《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虹鳟鱼被明确归类为三文鱼。此事再次引发人们关于虹鳟鱼是否能归为三文鱼,且生吃是否安全的热议。

此前有专家指出,所有海水鱼和淡水鱼都有寄生虫的可能,生吃三文鱼时也要防止寄生虫,但海水鱼的寄生虫种类少,海水的渗透压高,到人类体内往往因环境不合适,不会长成成虫。而淡水鱼的寄生虫与人体的生长环境接近,所以生吃虹鳟的风险比海水三文鱼大得多。

水产业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三文鱼有没有携带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寄生虫,不是决定于在海水还是在淡水生长,而是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的工业化养殖三文鱼的品质更容易保证,食用也更安全。

所以目前而言,两种意见都处在自说自话的阶段,尚未有可强制执行的上位标准可供参考,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规范。此次颁布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也仅仅是水产行业约定标准,很难打消公众已有的疑虑。

虹鳟鱼到底能不能生吃,这点并非不可知,且就当下的养殖技术而言,通过规范养殖和冷冻处理,确保虹鳟鱼能像三文鱼一般生吃也并非不可能。但即使解决了食用安全问题,本土淡水养殖的虹鳟鱼,和深海捕捞冰鲜运输而来的三文鱼,成本、品牌和肉质也必然存在差异,不应被冠名上的调整而含糊成同一种东西。如何体现二者的差别,如何确保商家明确二者的差别,这事关消费者的知情权,必须得到有力保证。

对于影响到消费者健康权和知情权的寄生虫检出率和产品标签,消费者个人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约束能力。因此,光靠企业和行业自律是不够的,需要由相关监管部门来强力监督,对于违规企业依法给予严厉处罚。行业团体标准显然是不够的,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国家标准,避免冠名问题可能带来的混乱或隐患。(深圳晚报评论员 李屾淼)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