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1992年电报出口量最高峰408万份 电报兴衰见证深圳发展

条评论立即评论

1992年电报出口量最高峰408万份 电报兴衰见证深圳发展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岗厦邮政局身后的7层小楼,前身是电报处理中心上埗分局。30年前,在邮电营业厅前排起长队,在电报单上字斟句酌地写下不到20个字……收发电报曾经是深圳人与外地亲友紧急通讯的唯一方式。

位于笋岗东路洪湖一街的邮电大院是电报处理中心最早的地址。

原标题:电报的兴起和衰落 见证了深圳的发展

深圳新闻网讯 30年前,在邮电营业厅前排起长队,在电报单上字斟句酌地写下不到20个字……收发电报曾经是深圳人与外地亲友紧急通讯的唯一方式。1985年7月31日,座落在笋岗东路的市邮电局电报处理中心迁往深南东路的电信大厦,电报的处理效率大大提升。上世纪90年代,电报逐渐被BP机和手机取代。电报的兴起和衰落,见证了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邮电事业迅猛发展的历史,也承载着改革开放初期外地来深建设者的拓荒记忆和殷殷乡情。如今,电报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与电报有关的故事也已远去……

1992年电报出口量

最高峰408万份

电报在深圳,经历了迅猛发展,由盛而衰的历史。

1979年,深圳撤县改市,电报量逐渐增加,随着南下打工人群的增长和深圳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报量也成倍增长,从每日的几百封上升到几千封。最初,深圳的电报处理中心隶属于邮政系统,归深圳市邮电局管辖,专门负责电报、电信及电话数据的传输。上世纪九十年代邮政和电信“分家”前,邮政业务、速递公司、邮政银行、移动、电信、联通等业务都由邮电局运营。

最早的邮电局电报处理中心位于笋岗东路洪湖一街的邮电大院。1985年7月31日迁往深南东路的电信大厦,成为整个深圳电报管理的中心,全市各区分设有网点。1986年4月进入电报处理中心工作的梁小峰如今已经工作了30多年,他还记得,由于特区刚成立,他最早工作的上埗电报派送班上埗分局办公楼十分简陋,租用的是位于福田老村的农民房,负责当时福田及南山华侨城一带电报业务。

梁小峰刚做电报投递时,深圳的电报量很少,“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电报的发展非常迅猛。”梁小峰说:“这与当时历史背景关系密切。”1988年后,电报高速增长。仅上埗分局,一天最多就能接收三万封以上电报,每月总量达90万-110万封。这样的高速增长维持了2-3年,到1991、1992年达到了最高峰。1990年前后,全市电报接收量达到了每天12万封。而全市电报出口量在1988年全年接近300万封,1992年达到了408万封,这是深圳历史上业务量最高的一年。

上埗分局1986年只有13名派送员,到1991年3月梁小峰当班长时,手下已经有了46号人。邮电系统整体也从1986年的4000多人,发展到1998年的近3万人,而现在邮电系统人数则超过5万。

由于上世纪80年代市民普遍都还没有寻呼机、电话,书信的效率太低,从深圳寄信到北京需要七八天时间。深圳人与外市、外省亲朋好友间紧急沟通接车、接人、生老病死等信息的唯一媒介就是电报。

上了年纪的深圳人还能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邮政营业厅电报受理窗口的队伍时常排到门口的马路上。市民发电报需提前写好要发的内容,排到时将纸张递给报房前台营业员,营业员会反复与市民沟通确认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准确的帮助其纠正,待市民重新写好后再递交受理,营业员会开具一张电报收据给发报人。这张电报单接下来会进入流水作业,传送给后台报务中心翻译成电报码,最后交由发报员利用发报机发送。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