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天上有颗徐扬生星 地上有一位摆渡人

条评论立即评论

天上有颗徐扬生星 地上有一位摆渡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出版这本散文集是我从未想过的事。一直以来,我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研究,每天的工作全部围绕着研究与教学,近年来多了些行政工作,但文学始终是我心里的一个梦。”活动开始,徐扬生首先致辞,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与散文创作的心路历程。

 

▲《摆渡人》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徐扬生散文集《摆渡人》。

原标题:徐扬生散文集《摆渡人》出版笔会近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

天上有颗徐扬生星 地上有一位摆渡人

深圳新闻网讯 在众人眼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书法家、教育家,还是一位笔含锦绣、文藏万象的散文家,其文在学生家长之间流传广泛。14日,徐扬生散文集《摆渡人》出版笔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当天活动热烈而温馨,嘉宾与师生、家长欢聚一堂。活动由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理事长、深圳报业集团原总编辑王田良主持。

天上有颗徐扬生星

徐扬生,浙江绍兴人,早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多年,2013年起至今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作为享誉国际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徐扬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会士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为表彰徐扬生在科学与教育方面的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1999 GJ5命名为“徐扬生星”。《摆渡人》收录了徐扬生多年来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之余撰写的散文三十余篇,其中大部分是他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期间创作与发表的。徐扬生结合自己对教育、社会和人生的感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将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娓娓道来,如师如友,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他对于世界、人生、科学、艺术及教育的思考与热爱。

“出版这本散文集是我从未想过的事。一直以来,我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研究,每天的工作全部围绕着研究与教学,近年来多了些行政工作,但文学始终是我心里的一个梦。”活动开始,徐扬生首先致辞,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与散文创作的心路历程。他介绍说,自己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喜欢文学,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古典文学、现代小说到翻译作品、文学评论,都有所涉猎且都爱不释手。后来到了美国,看了不少英美文学作品。而真正开始写东西是在几年前,当时几位年轻朋友告诉他可以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将平时所写的文章发表出来。“我当时想:为什么要发表呢?但当我真的开始在公众号上发布文章的时候,我才体会到那种快乐。当自己的文章被大家阅读、点赞、转发的时候,我仿佛在与成千上万的朋友们进行心灵的沟通,那种感觉让我激动不已。”徐扬生说。

就这样,徐扬生保持每两周左右写一篇散文,平时工作忙,常常在出差途中、酒店里、飞机上写作。尤其是飞机延误的时候,他会想到,与其在机场里焦急等候,不如写点东西。因为心中常想的是学生、家长和大学里的年轻教师,徐扬生的文章也常与教育相关,通过讲一些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小故事来传达一些思考与感悟。他坦言,这本书是为忙碌的都市人所写,也是为年轻人写的。他的文章简短、朴实、真诚,启发了众多学子和读者。

“徐校长是个睿智而有真性情的人。”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与徐扬生一见如故。他说,徐扬生是他非常尊重的一位科学家。他仔细阅读了徐扬生的散文,认为其散文有几个特点:一是亲切,没有玄学腔;二是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第三,大部分文章有明确的指向性,洋溢着青春的力量;第四,文章很有温度,表达着校长丰富的情感。

教学生涯中乐当“摆渡人”

此次《摆渡人》一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海天出版社社长聂雄前介绍了《摆渡人》编辑出版初衷和心得。聂雄前表示,《摆渡人》既是献给年轻人的礼物,也是处于风云激荡年代的国人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摆渡人”这个书名,彰显了徐扬生的职业尊严和人格魅力。“他对自己人生历程中‘摆渡人’的感恩,体现了他的善,而他在超过20年的教学生涯中乐当‘摆渡人’,体现了他的真和美。从贫穷到富裕,从乡村到城市,从平庸到卓越,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谐,需要像徐扬生先生这样的摆渡人更多一些。”在聂雄前眼中,徐扬生的散文是情与理交融的典范之作,他对亲人朋友和世界万物充满善意,其科学精神所散发的理趣让文章光彩焕发。“一往情深,科学理性,让徐扬生的散文高贵起来!”

“天上有一颗徐扬生星,地上有一位摆渡人。”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丁时照坦言阅读《摆渡人》时感到特别亲切。“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别人摆渡过来的,我们现在也在摆渡别人,所以本书的书名寓意非常。‘摆渡人’不只是书的内容的概括,关键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有共情的作用。”丁时照表示,教育工作者就是摆渡人,而摆渡人跟新闻界的工作也是密切相关,比如编辑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文字为船,以影像为桨,来度己度人。无论是哪一种,“真正的感恩回报,就是一直做好一个摆渡人。”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在发言中表示,“我非常看重书中表达的价值观,比如包容、反功利主义、善待陌生人、读无用书做有趣人等等。这样的校长才配得上‘教育家’称号。”胡洪侠表示,徐扬生的教育观及其文字中所透露出的价值观,是我们当下最稀缺的,甚至非常有针对性且有矫正作用,当下社会太需要拥有这种价值观的教育家。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邓自强同样对“摆渡人”深有感触。他从自己幼时家乡的摆渡人职业谈起,认为做一个摆渡人,不浪漫,不容易。虽然现实生活中的摆渡人这个职业会消失,但是摆渡人的情怀要传承,精神要光大。

他是作者也是大半个编辑

深圳特区报编委刘琦伟、深圳晚报编委胡文、深圳新闻网编委潘汀波在笔会上也纷纷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翻译家、海天出版社海外部主任胡小跃分享了《摆渡人》书稿编辑过程中的感受。“编稿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拿到稿子我们都惊呆了,没想到一位研究理工和尖端科学的科学家语言能力这么强,文学的感觉这么好。”胡小跃介绍,书稿只按照编辑规范进行了一些技术加工,对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表达基本没有改动。书中的画、封面题字、封面设计、颜色定夺、开本设计,都是徐扬生自己决定的,他可以说是大半个编辑。令胡小跃体会最深的是,一个人如果走对了路,便能发挥出无数的潜能,徐扬生就是一个典范。

在面对本报记者提问时,徐扬生深情表达了对深圳的喜爱之情,称这座城市给予了他美好的文化滋养。“我非常喜欢深圳。”徐扬生表示,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朝气蓬勃,身在其中觉得自己也很年轻。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同文化融会贯通,彰显特色,为他带来了很多启迪。(魏沛娜/文 韩墨/图)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