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解读“深圳90”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条评论立即评论

解读“深圳90”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7月10日,深圳市政府举行了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和《深圳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实施办法》两个政府规章,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为全国开展此项改革贡献了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

 

“深圳90”作为今年深圳改革的重头戏,将极大改善我市的营商环境。图为建设中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摄

 

原标题:

营商环境改革的重大举措

——解读“深圳90”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深圳新闻网讯 7月10日,深圳市政府举行了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管理规定》和《深圳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报建登记实施办法》两个政府规章,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为全国开展此项改革贡献了深圳智慧和深圳方案。此举是对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关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要求的积极响应,是“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落实。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营商环境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深圳市委市政府积极行动,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狠抓营商环境优化。今年1月17日,深圳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提出要推进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加快推动项目落地。

1

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一直广受关注

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历来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困难户”,因为涉及部门多、牵涉利益大、整体关联性和专业技术性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遇到的各种痛点、难点、堵点在该领域得到集中体现。同时,该领域的法律法规规范多,各类法律法规规章把建设项目审批“管”得严严实实。众多的法律法规为建设项目审批设下了名目繁多的约束条件,但凡稍有动作就很容易触碰到各种刚性约束。使得该领域的改革小心翼翼、格外谨慎,也因此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历年来以局部优化为主,虽然改了多轮,但总体上成效不彰。以至于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有这么一个说法:“撼山易、撼建设项目审批难。”

也正因为此,该领域的改革一直被决策者和改革者所关注,每次相关新闻一出都会得到广泛关注。这样的改革,一旦真正深入肌理,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契机。

2

“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 为“破冰”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成了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许多以前不敢触及、不能触及的领域逐步开放。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推了多年的信息共享、数字政府逐步成为现实,改革的技术支撑越来越强、改革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这种氛围下,迎来了打碎建设项目审批这块“坚冰”的契机。今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全国选取包括深圳市在内的16个地区开展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要求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由目前平均200多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

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是中央部署的又一项重大改革,近年来,营商环境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我国2017年施工许可平均办理时间为247.1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评价中排名第172位。据相关部门的调查,2017年,深圳市施工许可平均办理时间为267天,在被调查的34个城市中位列第13位。从数据看出,深圳乃至全国的建设项目审批周期不可谓不长。固定资产投资(绝大部分为建设项目)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相关审批必须提速提效。

从数据上看,2015-2017年,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迈上3000亿元、4000亿元和5000亿元台阶。2017年达到5147.3亿元,占当年GDP的22.94%,应当说这一比例在全国并不算高,但也已足见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建设项目审批能进一步提速,毫无疑问会对企业投资深圳带来积极影响,对GDP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