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学生工”成“包身工”,法治社会不该有灰色地带!

“学生工”成“包身工”,法治社会不该有灰色地带!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法制角度而言,是我国劳动法重心仍在劳动合同,对劳务合同如何进行倾斜保护还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

寒假已经开始,相信不少高校都给学生留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实习,部分高校通知要求学生在实习证明上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有部分高校给学生安排了集体实习,并将实习成绩作为毕业考核的必要部分。让高校学生提前接触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是一件值得颂扬的事情,但近来,关于高校毕业生实习的负面新闻却屡见不鲜。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聊城大学安全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被要求在寒假期间前往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和苏州佳世达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有学生通过微博反映称实习工作与专业并无关联,且工作强度大。名为实习,实则是通过与劳务中介签协议,把学生“卖”给工厂流水线当工人。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不少学生质疑学校将实习课程变为捞钱项目。

高校毕业实习本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后参与实践,通过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技术问题,学以致用,因此实习就应该是一个对师资力量、实践内容有着较高要求的课程。但现实是,高校老师往往缺乏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而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以引导学生参与实习;而优质企业中的技术岗往往对工作经验等有一定要求,因此学生实习往往陷入既无专业指导又无专业实习岗位的尴尬境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顶岗实习、流水作业、强制加班等关键词屡屡出现在关于高校毕业实习的报道中。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毕业实习是否有必要、实习门槛是否有待提高、高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的过程是否存在利益交换、学生群体的利益如何保障等问题。

2015年,教育部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方向发展。随着高校转型大幕的开启,毕业实习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高校几乎是“凡专业,必实习”——中文、数学、英语专业去教师岗,机械、通信工程专业去流水线。学分拿到了,毕业证到手了,可回想起来,实习带来的改变和收获微乎其微,简单地重复与专业并无多大关联的工作,加着最长的班,领着微薄的补贴。当实习仅止于此时,实习除了浪费时间又有何意义?可拒绝实习意味着拒绝学分,也意味着与毕业证与学位证永远有着一步之遥。而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话语权差距,学生即便清楚规定不合理,也无法做出改变,恶性循环由此产生。

聊城大学实习事件中,学生通过社交平台反映困境,媒体报道倒逼校方回应,校方介入调查撤回所有实习生,事件暂告一段落,可毕业实习困境并没有得到解决。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经过严格而专业的讨论与审批?所有的专业是否都有实习的必要?高校学生实习内容应该参照哪些指标来制定?实习薪酬发放参照什么标准?如何保障校方安排的实习工作质量?接受实习生的企业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校方、企业、学生三者的关系如何界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存在并将长期留存,整顿几乎势在必行。

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曾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高职院校实习的相关事项进行规定,可关于本科学生实习的规章制度依然一片空白,管理混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习乱象频出。有鉴于此,只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实习内容、实习时长、实习薪资、实习企业等做出详细规定才能改善现有状况。其次,从法制角度而言,是我国劳动法重心仍在劳动合同,对劳务合同如何进行倾斜保护还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我国对劳动者进行保护是假定他们与公司之间权利义务不对等,同时假设劳务合同双方则是地位平等的。高校学生签订的实习合同一般属于劳务合同,但在现有的情境下,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地位显然是失衡的,因此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解决实习乱象的必要一环。最后,校方与学生之间的巨大话语权差异则导致了问题长久难以得到重视,搭建对话平台,平衡二者的关系,使主管单位能够及时收到相关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梁琼)

[责任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