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从供养家庭到被供养“千禧一代”何时“断奶”

条评论立即评论

从供养家庭到被供养“千禧一代”何时“断奶”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小周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工作,辞职回家。父母跟她大吵一架后说,不干可以,但以后在家住,每月要交一千元生活费。此事引起热议。

深圳晚报评论员 李屾淼

小周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工作,辞职回家。父母跟她大吵一架后说,不干可以,但以后在家住,每月要交一千元生活费。此事引起热议。

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的时候,恐怕都免不了有各自的代入。

有调查显示,中国“千禧一代”(即1983~2000年间出生的人群)目前与父母同住的比例较高,而在有独立住房的群体中,超过2/3得到了父母的资助。

今天父母在子女生活中占有的“股份”,普遍比过去更多了。越是发达的地区,子女工作赚钱贴补家用就越罕见——父母普遍用不着,子女普遍给不起。相对应的,父母贴补子女的情况越发普遍。

似乎很难不注意到,今天供养家里的年轻人在变少,被家里供养的年轻人在变多。工作赚钱贴补家用,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扛起一家生计,这不过是二三十年前的常态,在今天的一些人听起来却像是上古传说。

但有必要认识到,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生活背景与过去已是天壤之别。高校毕业包分配、单位分房或三四千块一平米的住房今天听来同样不可思议。在今天获得真正的独立,要比过去更难,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需要比过去更大的勇气。

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个好事;意见跟父母有分歧,拒绝服从他们的安排,也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你很难既拥有独立自主权的同时,又享受当父母贴心小棉袄的红利。

在家包吃包住父母照顾,工作收入全作零花,还无条件支持你随便折腾,不催婚不唠叨不干涉……这世上当然有这种好事,但绝对不会很普遍,因为这从来就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你的生活如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供给,它就自然形成一种类似CEO和董事会的关系。花钱占有股份的人,便能够位列董事会,便拥有话语权。当股份足够大的时候,自然便拥有控制权。想收回控制权?你得付出代价。

用商业关系谈家庭纠纷看上去好像不近人情,但这种明确的利害逻辑或许是解决这种家庭困扰的最佳途径。父母供养一个成年有工作能力的子女,这是人情;父母非要安排子女的职业和生活,也是人情;父母要求交生活费以惩罚子女的不听话,还是人情。我们总能搞清楚商业关系,却从来都说不清人情。

一旦用简单的对错来谈人情,就容易变得浅薄。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小周和她父母,大概都没法化解他们一家的纠结——年轻人的冲劲没那么容易压抑,一对父母几十年形成的观念也很难在一夜之间转变。两代人的代沟隔阂在加深,经济生活上却不得不发生更多的交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好像已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一项重大矛盾。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