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惠民政策何时告别“兑现难”?

惠民政策何时告别“兑现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政府部门需要清楚的是,所谓社会责任,并不是口头三两句话描述一个美好愿景、提出一个看似完美的想法、设计一份首尾俱全的方案就算了事。它应该包括对这项政策的社会效益的分析和改良,包括与受众的沟通和与客观现实的交互。

深圳在民生实事领域一向勤于耕耘,近年来更是惠民举措频出,诸如福利补贴、社会保障类政策推出频率有所走高。但各项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却普遍不太顺利,时常出现“惠民政策”变成“劳民政策”的现象,偏离了政府施政的初衷。而口碑经营方面,民间反馈参差不齐,多数时候好评称赞看不到,抱怨和牢骚倒是收了一箩筐。

距离深圳本学年的儿童成长补贴申请已过去近3个月,近来在一些社交论坛里却连连有家长反映补贴至今未收到。这原本很好解释——部分家长申请手续延误,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工作完成较迟,补贴发放时间因此随之推后。理由正当,政府的做法也合理,但可惜市民对此并不知情。家长们收不到补贴,不了解事情进展,也无从咨询解惑,导致舆论场焦虑感弥漫,猜测纷纷,政务工作的不足之处随着公众的讨论被成倍放大。并非民生项目吃力不讨好,也不是公众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相关部门在推出政策后懈怠懒惰、疏于发布工作动态,才是造成此类局面的主要原因。

政府部门需要清楚的是,所谓社会责任,并不是口头三两句话描述一个美好愿景、提出一个看似完美的想法、设计一份首尾俱全的方案就算了事。它应该包括对这项政策的社会效益的分析和改善,包括与受众的沟通和与客观现实的交互。正如游戏有“BUG”,政策也会有漏洞。公众在响应政策的过程中遇到疑虑和困惑,政府若不能及时解释和补救,放任问题发酵,阻挠公众实现权益,甚至损害既有利益,那么这些披着“惠民”外衣而来的措施就真的是在为民“添堵”了。儿童成长补贴政策纵有千般利好,然而教育主管部门面对群众质询却长期失声,也会使政策本身的优点被弱化,好感被消耗。对于一项立足于民生的政策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类似的问题在深圳时有发生。2017年7月份,深圳推出了首个纯积分入户办法,申请中逾六成的被驳回量引发公众质疑,认为相关条例不合理的有之,认为遭遇核算错误的有之,一些相对负面的臆测和评论在网络空间持续叠加。对此主管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保持沉默,使部分焦虑的申请者像无头苍蝇般四处求助,直到后期媒体介入了,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

补贴也好,入户也罢,政府在开展政务工作时仿佛陷入了怪圈:一件件措施像是画了一张张大饼,看似鲜香可口,但于饱腹充饥发挥不了作用;又像案板桌前纸上谈兵,那些头头是道的用计到了实战场合都成了一击即溃的“纸老虎”。政策初至时的“支持者众”和落地推行后的“评价不佳”形成强烈的反差,久而久之恐怕会引起社会对政府施政能力的怀疑。舆论论调的频繁反转,与政策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有关,也与对政务工作的认知态度脱不了干系。有的部门决策做事都是为了服务群众,想其所想,政策设计力求贴近民生,运行过程体察民情。即便所推出的政策在执行时真的存在问题,官方及时弥补改进,也能挽回民心。但有的部门却将政绩置于首位,止步于形式,企图用一份漂亮的“计划图纸”赢取民众和上级的肯定,在具体执行上不花心思,忽视社会诉求,这样的工作自然在“惠民”方面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类政策的积极意义。但如果好处只存在于策划书中而不能兑现,那么再多的裨益也都是空谈。要做好政务工作,政府部门懒惰不得。特别是在政策颁布后以及推行时,及时准确解读政策、保持工作流程和信息透明、跟踪民意并及时消化负面等环节缺一不可。最忌主管部门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将政策抛出去,就此撒开手不管了。相关工作缺少引导和监管,出错的风险必将大大增加。

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来看,前期是决策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后半程落地实施,关乎政策价值的实现,同样关键。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执行工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如儿童成长补贴一事,官方理应做好全程跟进沟通的服务,而不是让市民毫无头绪地焦急等待三个月。(作者:黄婉婷 赵颖致 钟艺)

 

[责任编辑:郑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