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

限塑令变卖塑令,外卖垃圾该谁埋单?

条评论立即评论

限塑令变卖塑令,外卖垃圾该谁埋单?

分享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外卖垃圾”一词出现在公众视野,其用于指代随网络外卖兴起而泛滥的塑料垃圾。据日前媒体报道称,“外卖垃圾”如今已成泛滥趋势,写字楼成为“重灾区”。同时在体量巨大的“外卖垃圾”中,主要成分为不可溶解的PP5(聚丙烯)塑料餐盒占据了绝大部分,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外卖垃圾”现已泛滥。近日有媒体报道,根据各互联网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外卖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已成为不少都市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庞大的订单量背后,是大量消耗的塑料编织袋和塑料制品。据美团外卖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其每日订单量就达1200万份之多。有环保组织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卖行业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数量恐怕将超过6000万个。更让人担忧的是,普通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均不可降解,但成本较低,与可降解的塑料制品之间,两者差价近1元。大部分商家选择“470年才能降解的”普通塑料制品也属“情理之中”。

然而早在2008年,国家就已经开始实施“限塑令”,以期从消费根源起,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如今近1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似乎发现,“限塑令”已然变成“卖塑令”,不仅没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反而让消费者为之买单。

造成垃圾处理困难,并非只有塑料难降解这一个问题。近日有媒体报道,当下在市面上流通的塑料餐盒中,不少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这类餐盒可通过垃圾回收流程,实现资源再利用。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人用餐过后即使餐盒里还残留剩饭剩菜,也都为图方便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合在一起,给外卖垃圾回收增加了难度。而塑料制品由于回收价格低,再资源化成本高,导致许多回收者不愿意处理,即使捡回来也得再耗费时间清洗,造成塑料餐盒在回收市场不受待见的局面。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回收体系,由于回收体系不完善,环卫车在运垃圾时,也有可能把各类垃圾混在一起拉走。

那么“外卖垃圾”真的就无法解决了吗?

明确监管标准宜早不宜迟。此前已有媒体曝出,针对外卖餐盒使用标准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回答是“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行”。可见,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餐盒,是合规产物。“不吃死人就行”的标准,成为了“外卖垃圾”肆意泛滥的沃土。

面对如此这般的行业潜规则,如今我们的监管要求只停留在如此基础的层面上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当下,各国在生产、生活方面,均在极力倡导以环保为前提的大环境,造成土地污染、海洋污染的塑料垃圾早已成为全民公敌。因此,提高监管标准,加强立法刻不容缓。

有效解决问题,并非政府部门一家行动即可完成。解决“外卖垃圾”泛滥问题,需要企业及公众的协同努力。“外卖垃圾”的产生,是一条长“产业链”。相关部门可通过提高外卖餐盒及配套塑料制品的生产标准来把关源头,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宣传、管理及回收利用产业化的方式来优化末端。中间环节需要企业运用平台及技术优势,多管齐下助力环保健康消费形式的建立。公众应强化垃圾分类意识,群策群力以平和方式改革垃圾“生产线”。(作者:陈文颖、孙研)

[责任编辑:侯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