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诚信:文明深圳人的通行证

条评论立即评论

诚信:文明深圳人的通行证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2016年4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批准,深圳市成为全国新一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市。

 

深圳将交通违法纳入征信系统。资料图

2015年12月,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挂牌。 资料图

徐庆东/制图

2016年4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批准,深圳市成为全国新一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市。党的十八大首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深圳市委、市政府连年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花大功夫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的工作全面提速,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化、信息化、市场化建设成效十分明显。

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发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在市信用办的统筹推进下,深圳市各部门按照国家创建“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总体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明显进展。

记者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处了解到,我市成立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直部门和各区共59家单位组成,下设12个专责小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组织工作架构体系。

同时,为了逐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体系,制定出台了《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深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以及一系列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方案办法和各领域专项规章制度等,初步形成了信用体系建设法规规章体系,切实加强了体制机制保障。

目前,深圳拥有在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5家,人民银行总行发布的全国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3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近90家。此外,信用保险、国际保理和信用管理咨询等信用服务业务均稳步发展。

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多领域诚信建设稳步推进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以来,深圳在这四个领域的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政务诚信上,深圳市纪委积极探索,拓宽廉政监督渠道,通过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廉洁深圳”、设立信访举报平台和“反四风”随手拍平台等,加强网络廉政宣传,搭建与时俱进的新平台,有力促进了政务领域诚信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商务诚信上,通过实行分级分类信用管理,着力打造“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良好信用环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如“深商e天下”深圳商品网上市场联合发布《诚信经营承诺书》,面向社会庄严承诺:要打造可信可靠健康安全的电子商务圈,联合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消费者,共同推进企业诚信,严惩失信行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社会诚信上,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深圳市在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交通运输、房地产管理、医疗卫生、文体市场、人才引进、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环卫服务、税收征管、进出口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10多个领域落实了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并不断深化部门协同,强化监管合力。

在司法公信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创鹰眼查控网,通过与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和紧密互动,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公开曝光、罚款、拘留、限制出境等联动惩戒措施,开创了信息化、集约化、执行联动和执行威慑的新模式,牢筑“一处失信,寸步难行”的监管网络。

深圳市公共信用平台归集13亿条信用数据

近年,深圳的信用法制逐步完善,征信系统初步建成,信用监管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手段不断创新,诚信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深圳市公共信用平台的建设,让来深工作者可以轻松查询老板“底细”,让投资者了解交易伙伴的企业状况,让公司能够查询自身的信用记录。原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自2003年开通深圳信用网,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其建立的企业征信数据库,系统覆盖的信息主体达到330万家(含注、吊销企业)商事主体,总信息条数达到6.3亿条,包括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监管、执法案件、资质认证、表彰处罚、纳税状况、信贷状况等信息。目前深圳信用网网站平均每天在线点击量达10万人次以上,高峰时达到20多万人次。提供了多种查询渠道,包括登录深圳信用网(www.szcredit.org.cn)、“深圳信用网”官方微信、“深圳信用”App、微信“城市服务平台”,“企信惠”项目、服务窗口现场查询、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银联钱包App等。

深圳市公共信用中心十年磨一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实现了一个平台归集信息,一个系统整理信用档案,一个网站披露信息,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体系,推动了跨部门信息共享联动惩戒。

据市发改委介绍,2016年5月5日我市召开了全国首例的现场和网络同步举行的立法听证会,对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了听证,目前该办法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即将发布执行。围绕税务、食药品安全、电子商务、房地产、交通建设、水务、环保、招投标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出台实施了一批信用建设专项制度。

此外,深圳市初步建成统一、集约、高效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归集了来自52家市区单位提供的信息数据,涵盖了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及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截至目前,我市全量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已达13亿条,在广东省内21个地市中稳居首位,约占全国年底前冲刺“百亿”目标的1/7。同时,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共享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超过60万条,在全国43个示范创建城市中排名第二。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有40多个政府部门和单位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日常监管等事项中落实了信用审查机制,如积分入户、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评定、企业债券发行预审、进口农产品关税配额申请等领域率先开展了信用信息的查询应用工作。同时在人才引进、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多个重点领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信用分类监管。”

(晶报记者 李婷菊 实习生 苏国锐)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