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特区一体化与文明均衡增长

条评论立即评论

特区一体化与文明均衡增长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对于深圳,实现特区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文明均衡增长的必然选择。“绿色客厅”的定位,正是大脑壳山在特区一体化大背景下,被重新发现的生态文明价值。

原标题:特区一体化与文明均衡增长

——城市文明建设系列谈之二

深圳新闻网讯 大脑壳山的名字很土,却是深圳城市文明的一张新名片。这个原本只是地理中轴线上的“特区屏障”,目前已经规划为城市“绿色客厅”,面向世界征集设计方案。

假如没有特区一体化,大脑壳山可能还只是一道“屏障”。对于深圳,实现特区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文明均衡增长的必然选择。“绿色客厅”的定位,正是大脑壳山在特区一体化大背景下,被重新发现的生态文明价值。

特区一体化是什么?协调发展是出发点,消除城市文明的区域落差正是重要内容。

201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特区扩容,最直观的解读就是“擦”去了“二线”。在此之前,这条“线”的两侧有特区和非特区之分,市容有城市和半城半乡之分,区域经济有资本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之分。让深圳不再有特区内外之分,看似简单的扩容,追求的是整体的提质,更深的含义就是用特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和管理深圳全域。可以说,特区一体化是补短板还欠账,就是要缩小甚至消除原特区内外形成的种种落差。

无内外之分,有内外之别。落差,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在管理治理水平,同样体现在城市文明水平。高楼大厦是深圳,背街小巷也是深圳;商务区是深圳,城中村也是深圳;原特区内是深圳,原特区外也是深圳。深圳已经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目前正在冲刺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称号,量度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深圳创建的“全国文明城市”,理当是消除文明水平落差的文明城市,是实现特区一体化的文明城市。

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特区一体化,抓手是什么?答案,是公共服务。

特区一体化起步阶段,《深圳商报》曾经报道过一位人大代表的发言,称原特区外的居民主要期待就两条:一是每个街道通地铁,二是上学看病不出区。现在,这些期待正在变为现实,而公共服务的诉求也在渐渐升级。报道特区一体化,《南方日报》有过一篇题为《从无差别生活到无差别市民》的文章,当中就提到村民变成市民,大目标是“更希望过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小诉求则是多一些文体设施、多一些文娱空间。

满足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提供更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正是深圳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内容。今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提出构建“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将在原特区外建设一批区级标志性文化设施。这些地标性设施包括坪山区文化综合体、龙岗中心区“三馆”、宝安中心区青少年宫和石岩书城文化综合体,还包括光明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布吉文体中心、观澜文体公园和龙华文体中心等。

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特区一体化带来的观念转变,也将打开更富有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说起深圳的发展瓶颈,空间不足问题突出。在增量难求的情况下,原特区外的大量老旧工业区,是优化存量的重要资源。过去,村民们只在意能不能租出去;现在,市民们更在意如何挖潜升值。于是,一大批创意园区、创客空间顺应而生,劳动密集型产业让位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出租经济由此升级为创意经济,资源驱动由此转换为创新驱动。

文明素质的提升,也改变着资源观,先行者与后发者在一体化过程中彼此学习借鉴。比如古村落,过去的选择往往是一拆了之,现在的做法则视之为稀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留得住故土,也记得住乡愁;还比如生态观,现在的重点开发区域无一不将宜居放在宜业之前,让青山绿水相伴生产生活,而良好的生态也由此成为深圳的招牌,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砝码。不妨再回到名字很土的大脑壳山,南是福田中心区,北是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这个耀眼的“绿色客厅”,位置恰好就在过去那条内外有别的落差线上。(钱飞鸣)

[责任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