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圳用改革点燃创业之火

条评论立即评论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圳用改革点燃创业之火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今天,深圳的改革有了新速度、新高度:一连串的数字掷地有声地证明了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发展的成就,国家工商总局的高度评价,更是从国家层面和系统专业性上给予了深圳充分肯定。

连续多年来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图为工作人员介绍新版的营业执照。(本报资料图片)

  

原标题:

我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启动4年来助力商事主体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用改革点燃创业之火

深圳新闻网讯 鹏城春早,改革之城深圳春暖花开。

蓦然回首4年前的3月1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在深圳展开,一直勇于先行先试的深圳,再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探路。

4年后的今天,回首这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全面提升“放、管、服”为抓手,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便民惠民的改革举措,市场活力和民间创业创富热情如星星之火,已经在鹏城熊熊燃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深圳商事主体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圳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逾281万户(包含分支机构),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用改革点燃创业的星星之火

如果说深圳第一次创业热属于30年前特区开疆拓土的时代,那么30年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再一次点燃深圳人的创业热情。

30年前,王先生从北方老家放弃了稳定的体制内编制,毅然决然地背上行囊来到深圳华强北下海经商。那个时候他从几个人的小厂子做起来,踏着改革的春风,王先生的企业越做越大,产品远销海内外。

今年传统业务有所收紧,线上业务不断拓展,王先生看到了更多的机遇,创立新公司。“可是,注册公司哪有那么简单!”王先生心里犯了嘀咕。

民众之所望,改革之所向。后来的故事改变了王先生的看法。过去传统窗口办事最长需要20天才能领到执照,王先生现在网上全流程办理1至2天甚至24小时就能办妥;办理执照变得简单,门槛降低了,材料简化了,审批整合了,申请电子化了……作为整个流程的参与者,王先生发出感叹:鼓励创业的春风已经吹绿了深圳的市场。

走进深圳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商事登记窗口,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专门来这里咨询注册公司的相关问题。“以往注册公司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刻章许可证、社保登记证等很多证件,都得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跑,现在只用申请一次,在家上网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了。”在记者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感慨。

自2013年3月1日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启动,深圳就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从商事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仅保留12项前置审批,到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场地申报制、企业年报制、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从建立全市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到实现全业务、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商事登记,再到“四证合一”“五证合一”,最终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这些改革措施,为商事主体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无一不体现政府敢于打破条条框框、自我革命的信心和决心。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3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50个月,深圳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916983户,比改革前50个月增长了280%。其中企业1176140户,比改革前50个月增长了379%;个体户740843户,比改革前50个月增长了201%。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圳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819004户(包含分支机构),同比增长24%,其中企业1622494户,个体户1196510户。

按深圳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常住人口1190.84万人计算(深圳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37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36户,创业密度最高,居全国首位。连续多年来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在全国率先发布审批事项权责清单

敏锐把握市场需求,切实为创业者减轻负担,推陈出新让审批做减法,市民便利做加法,难为的是决策者,受益的却是我们的城市以及全体市民。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路上,深圳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可是步子迈得越大,后续的监管也暴露许多新问题。

宽进必定严管,这是深圳的“执念”,不以改革来推责,是对人民庄严的承诺。

面对改革后出现的状况,深圳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进得来、管得住、走得出。2014年9月1日,深圳出台全国第一个商事主体行政审批事项权责清单及各部门后续监管办法。公布《深圳市商事主体行政审批事项权责清单》,涉及全市25个部门的129项许可审批项目,其中前置审批12项、后置审批117项,后又进一步精简为前置审批11项、后置审批114项。各部门以权责清单为基础制定后续监管办法,以“谁审批、谁监管”为原则构建了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在办理商事登记的同时,对于涉及许可审批的商事主体,不但通过信息平台将其信息推送给许可审批部门,同时通过短信、书面等方式告知商事主体,提示商事主体办理许可审批后方可经营。通过“双告知”构建部门监管信息的共享机制,提高协同监管能力,达到登记和监管的有效衔接,有效推进宽进严管。

在企业注销方面,深圳对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退出机制,减少了市场主体合法退出市场的障碍。根据去年的统计,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申请简易注销。

商事登记改革创出“深圳经验”

提起深圳,人们想到的是当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想到的是1979年1月蛇口的第一声开山炮;而今天,深圳的改革再一次有了新速度、新高度:一连串的数字掷地有声地证明了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发展的成就,国家工商总局的高度评价,更是从国家层面和系统专业性上给予了深圳充分肯定。

“这六大创新举措,为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深圳市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座谈会上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圳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深圳率先制订了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制度的若干规定,率先探索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年检改年报、推行先照后证改革,率先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的网上商事登记,率先开展了“多证合一”改革,率先试点了企业名称的自主申报改革,率先实现了企业简易注册登记改革。他希望深圳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为全国积累更多的经验。

广东省工商局局长凌峰也对深圳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赞赏有加:按照全国工商总局部署,广东全面推开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改革的成效非常显著。深圳作为全国商改先行市,实有市场主体占全省30%,数据表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创新红利持续释放,激活了社会投资创业的活力。希望深圳全面总结改革经验,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

省工商局、广东省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中,深圳高居全省第一。

这项殊荣来之不易。为了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业热情,在改革的路上,深圳一直砥砺前行,从未止步。

这些年,来深圳求经问道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兄弟城市络绎不绝,深圳已经成为善攻坚、打硬仗、敢创新的标兵模范——这是兄弟城市以及国家主管部门对深圳的印象。(深圳商报记者 解冰)

[责任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