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社会热点>

设计创造未来: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设计创造未来: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善于总结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则为深圳贴上了未来派新标签:silicon delta(三角硅洲)。显然,这个别出心裁的命名,已将珠江三角洲与美国乃至世界创新产业高地“硅谷”的相提并论。

“我从不预想未来,因为未来总是呼啸而至,”这是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名言。但在四月末呼啸而至的深圳首届设计周,却以一句响亮的出生口号,喊出了一座城市破解“爱因斯坦式困扰”的光荣与梦想:设计创造未来——以面向未来的设计,创造值得期待的明天。

即便以整个世界为参照系,深圳的创新发展对未来也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至少在部分最顶级经济学家那里,早已被确认。世界银行现任首席经济学家罗默教授,将其提出的“特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制度创新带来的人力、资本、知识与观念的积聚上,而这正是深圳现有的城市特质。罗默对深圳代表城市未来的预判不乏知音。一年多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出《中国小企业迈向产业升级》时,美报就曾断言,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普遍焦虑不安之际,在深圳,几乎感受不到经济下行压力。

深圳中小企业的创新努力,代表着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与方向,预示中国经济的明天。善于总结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则为深圳贴上了未来派新标签:silicon delta(三角硅洲)。显然,这个别出心裁的命名,已将珠江三角洲与美国乃至世界创新产业高地“硅谷”的相提并论。

今天的深圳,作为“三角硅洲”,吸引着全球试图以创新方式制造新产品的各类企业家。很多跨国公司都在深圳开设了观察哨,密切关注并追踪这里的产业潮流与趋势。年初,美国《福布斯》杂志刊出的《城市即未来》专栏文章提出了城市面对未来的三大追问:在经济飞速变革的浪潮中,我们的城市处于什么位置?城市应传承什么,又该摒弃什么?城市如何在不损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

如今,正在深圳精彩上演的首届设计周,正是这座未来之城交出的一份未来答卷。从2017年起,此后每年4月,全球设计圈最智慧的大脑,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最富创意的设计作品,都会在深圳设计周平台,聚首、碰撞、论道、竞争。“设计创造未来”被确定为永久主题,设计被赋予了特殊使命,成为深圳延续城市辉煌、开启未来之门的一把钥匙。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中,“设计”被城市决策者与规划者前瞻性地放置于战略高位,深圳设计周正是这一城市发展战略落地的最强平台推手。

为何深圳对设计情有独钟?不妨让历史告诉未来。毫不夸张地说,广义的设计,不啻这座城市的基因密码与性格底色。你看,只要在“设计”前加上“顶层”二字,它就成了催生深圳的决定性力量,就像那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赞美的,所有深圳故事的起点,始于“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个圈”,始于这一“顶层设计”。立在深圳市委大院前的著名雕塑“拓荒牛”,被公认是诠释深圳精神最有力的形象表达。试问,30多年前,当春天的故事刚发生,从四面八方汇聚经济特区的第一代拓荒牛,哪一个不是对自己的“人生设计”发起了勇敢的修正与挑战?

当然,深圳设计周更专业更聚焦,关注以产业为背景的设计,覆盖工业、时尚、室内、建筑、平面等门类。回望深圳来时路,套用罗默教授的“特许城市”概念分析框架,无论是作为第一个问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中国城市,深圳全域设计产业规模与人才队伍的强势崛起,乃至近年横扫国际设计权威大奖的“深圳现象” 反复强化,无一不是对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有力诠释,无一不是深圳喊出“设计创造未来”的底气所在。

面向未来的设计,到底呈现哪些可能与面向?深圳这座未来之城,又将推开怎样的未来之门,打开城市发展的哪些脑洞?相信首届乃至后续深圳设计周,会就此经年求解,这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所系。深圳设计周贡献的答案与启示也必具全局意义,一定会被包括经济学大咖罗默在内的全球学术界、媒体界共同关注。(作者 管姚)

[责任编辑:谭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