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彼得•圣吉与南外师生畅谈未来教育 教育要能够塑造未来

条评论立即评论

彼得•圣吉与南外师生畅谈未来教育 教育要能够塑造未来

分享

4月16日至17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英语文化节“与大师面对面”活动中,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现场对话南外师生,为南外“少年人文学院”揭牌,并进行了主题为《系统思考与未来教育》分享演讲。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彭苏丹)“教育要培养未来几十年后的人才,教育能够真正塑造未来。” 4月16日至17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英语文化节“与大师面对面”活动中,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现场对话南外师生,为南外“少年人文学院”揭牌,并进行了主题为《系统思考与未来教育》分享演讲。这不仅是深圳教育的国际表达,更是立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当下的一次思维激荡。南山区副区长练聪及国内包括我市的知名中小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对话活动。

南山区副区长练聪的开幕式上致辞

系统思考指引现代教育探索方向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未来趋势和教育变革有了更多的展望。作为学校,究竟需要怎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应对这些挑战?彼得•圣吉提出的《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的理念,对教育发展有什么启发?系统思考如何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用“系统思考”思维来构建教育的未来,或许就是现代教育的探索方向。

彼得•圣吉是世界著名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是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主席。他以“学习型组织”理论闻名于世,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风靡世界。经过整体规划,有效探索,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校长崔学鸿提出的教育理念——“像树一样成长”,使彼得•圣吉的系统思考管理理念在教育发展和管理领域得到了充分实践。正如他在《学习型学校》中所说:“学校更像一棵树的有机体,而不是一个汽车配件,教育的社会进程更类似于一个社会而不是一个工厂。”

 

闻听大师将至,南外(集团)全体师生翘首以盼。南外集团相继在五所分校和一所联盟学校中,开展了学习大师、走进大师、请教大师等系列活动,如:“我想请教大师”活动中师生提出的问题达一万多字;“我眼中的彼得•圣吉” 主题班会、主题征文活动也引发了学生们对一位学者的兴趣和对其理论的全面了解,颇受学生欢迎。此次与世界大师面对面的机会将为师生教育人生中一场难以忘怀的“大事”,也将为提升师生们的国际视野、探索未来教育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彼得•圣吉为“少年人文学院”揭牌

16日的开幕式上,彼得•圣吉为南外“少年人文学院”揭牌,这是继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为国内首个“少年外交学院”揭牌后,又一次由国际大师倾情助力南外八大学院发展,也是南外集团成立的第五个“少年学院”。

2014年底,《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行动方案》出台,基于“像树一样成长”的课程理念,这一纲领性文件提出成立八大学院,推行“八大学院荣誉证书制度”,使之与小、初、高不同学段的学习相挂钩。即,通过构建核心课程化体系、创新学生活动项目、打造学生发展平台、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等方式,构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2014年12月5日,南山少年创新院首个基层分院“南外少年创新院”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文华学校挂牌成立。2015年12月20日,“少年外交学院”由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亲自揭牌并担任总顾问,这个国内首个以中小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外交学院”。此后,少年文学院、少年艺术学院也相继挂牌。

未来,南外(集团)还将成立少年商学院、少年体育学院、少年法学院。八大学院的创建为南外学生搭建了未来核心素养培养平台,更为他们能成为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才夯实了基础。

彼得•圣吉一直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文思想的引导。据悉,南外“少年人文学院”拟开设蕴含中外优秀人文思想的社团与课程,下设博雅国学馆、人文管理学院、花艺茶道社、书香雅韵吟诵社等四大机构,并开设生涯规划讲坛、与名师名家对话、古乐欣赏、批判性思维等系列课程。

此次“与彼得大师面对面”就是该学院“名师名家对话人文课程”之一。该学院旨在通过一系列润物细无声的文学、历史、哲学等思想对撞等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开阔视野、学会思考,涵养美好心灵,传承人文精神,启迪济世智慧。

 

两天交流对话采撷大师智慧

在16-17日两天的南外“与大师面对面”高端对话活动,激发了国内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南外师生对“系统思考与未来教育”的深度探讨。

开幕式上,南外(集团)校长崔学鸿回忆说,邀请彼得•圣吉来和南外师生对话,是源于2年前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关于未来教育的跨界对话,当时他在会场上听到彼得•圣吉希望和孩子对话,为此他暗暗记在心中,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作为一个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理论和我们教育有什么关系?”崔学鸿引用彼得•圣吉在他的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最新版中引用爱德华-戴明博士回答:“如果不改变我们流行的教育体系,就绝不可能改变流行的管理体系。” 崔学鸿表示,对于一个不断渴望进步、追求创新的人和集体,学习和运用系统思考和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对把握现在和勾画未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南外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化教育集团。目前已经有的5个分校、3个幼儿园、一个联盟校,一共210个班,学生近9000人,教职工近800人。两年之内还要再建华润城配套学校、南外高级中学、滨海小学等3个新学校。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教育集团,怎么更好地整合发展理念,推进创新变革,推进未来发展,真正做到“1+N1> N”?能否在南山打造“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大背景下,秉承南山教育“创新、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担当起南山区教育改革探路的使命?这是每个南外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此,崔学鸿希望通过这次对话,认真地梳理南外的历史,积极谋划南外未来的发展。通过大师、名家的诊断,解决发展中的困惑,理清南外集团创新变革的思路,为未来的发展做蓄势整装的准备。

在开幕现场,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小学六年级王思齐、文华学校四年级王佳易,用流利的英语和彼得•圣吉进行了现场的对话。对话结束后,王思齐高兴地告诉记者,能有这次机会和管理大师对话,让她很激动,她和王佳易主要围绕着旅行、业余爱好等话题和彼得•圣吉进行对话,彼得•圣吉告诉他们,小时候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在问道大师的环节中,深圳教科院院长叶文梓、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李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嵇成中、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长崔学鸿、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校长吴希福、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唐晓勇先后就自己思考的问题请教了彼得•圣吉。

在17日活动中,南外学子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古筝的展示,南外师生代表们得以再次与大师面对面,在沙龙中聚焦思辨“像树一样成长”的教育理念与系统思考。探索如何站在创新改革的新起点上迎接现代教育的挑战。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有利于观点的充分讨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次对话、沙龙中越辩越明,为教育者如何更好地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时,活动的开展对实施学生素养提升工程,走内涵发展道路提供了前进动力。南外(集团)承借教育的东风,确立了“争创全国一流外国语学校,打造国际创新教育标杆”的愿景目标,提出了打造“ 五个南外——创新南外、国际南外、绿色南外、卓越南外、幸福南外”的“十三五”发展目标。

作为“国际未来学校联盟”创始校之一,南外努力打造外语教育特色品牌,构建国际理解课程体系,拓展教育国际化路径,培养国际化现代公民。 “像树一样成长”,与大师面对面、与大师携手同行,实践大师精神,开创未来教育新篇章,南外一直在路上。

 

【相关链接】

彼得•圣吉现场分享摘要: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准备

1996年、1997年经常去香港向南怀瑾老师学习,南怀瑾曾经说过,当中华文明处于一个非常顶峰状态的时候,往往孩子们是这个社会当中最重要的成员,而教师则是最为尊重的一个职业。我想他其实背后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这个社会把专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关注未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在于我们如何去平衡我们对于长期的思考和我们对于当下的关注。当你去跟孩子对话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这个未来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当我们真正与孩子去对话的时候,其实是我们与未来相遇的时候。

现在教育里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最大挑战就是我们没有愿景,我觉得教育这样一个领域来说,它跟政府、商业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的人生可能不同,我们可能受了不同的职业教育,做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努力着,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我们非常年轻的时候都上过学。我们都能够非常深刻记得,我们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课堂里、在一个学校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所以我们在学校里所经历的,它既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段历程,它塑造了我们的人生。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学校的网络,我们叫系统学校,在过去的20年当中他们都致力于系统思考的推广。在这些学校当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特点,就是当老师去判断自己教室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教室就是一个系统,所以在这个系统里面不仅仅是只有一位老师,而是有几十位老师,除了这一位老师,其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

学生非常喜欢,他们的参与性非常高,也因为他们互相去教。当我们需要去教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的学习就更深入。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都会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情商这方面的问题,孩子们通过互相教的过程,要了解针对不同同学学习速度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如何能够更好地支持对方,了解对方的特性,这就是情商教育的一个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会混淆创新和科技的关系,当我们谈到创新的时候,很多教育相关的人士会觉得创新就意味着给孩子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说给他们iPad,让他们能够有科技和网络的资源。我觉得这是我们社会当中面临的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我们把创新等同于科技。其实创新真正的含义是创造新的价值的源头,是找到做一个事情新的方式,而这种新的方式会创造出极大的价值出来。这个时代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如果让大家按照以前的方式去学习一些老师要求他们学的,用老师要求的方式,并且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去学习,其实他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意义了。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们,其实他们都意识到周边的世界面临着非常尖锐的挑战,而这个挑战是他们所在的学校里面和学校教育所忽略的。

要当一个老师,就要成为一个预言家,因为你不是在为你的学生、为今天来做准备的,你肯定不是说帮他们去准备一个你成长的那个时代的环境,你想要为什么样的他们的未来准备呢?那个未来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一个未来。

有个教育创新的一个关键,如果我们考虑学生25年以后、50年以后、75年以后,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他们的一生的未来。50年之后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会是什么?50年之后中国将要面临的最巨大的那个挑战,美国将要面临的那个最巨大的挑战,或者说我们整个工业化时代的社会所要面临的最巨大挑战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是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教育跟其他任何一个商业、政府这样的机构所不同的,就是在于教育能够真正的塑造未来。过去150年里,全世界的教育就是把下一代放在一个工厂化的环境里,因为那个学校体系就是完全的从工厂生产的体系当中借鉴过来的,所以那样一个设置不是关于我们作为人的一个发展,它也不是关于如何支持人的进化和成长去应对社会上最为挑战的问题,所以一开始这些学校设置出来的目的非常的单纯,就是为工厂去提供劳动力,但是10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去工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就算去到今天的工厂也是这种现代化的,跟100多年以前的工厂非常不一样。我们就发展出了这样一个模型,这个模型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两个专注的理念,它有三层主要的变化,这个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就是万物互联,学生们需要去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他们需要去了解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其实都会影响到地球上其他的人,同时别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自己,当然这不是什么新的想法,其实是一个古老的想法,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智慧当中这样的互联性其实是有着非常深刻的阐述,比方说在自然中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孤立存在的,参与我刚才讲的这个教育复兴过程当中,一个核心的理念它发展为两个聚焦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在课堂当中,就像我刚刚举的教代数这个创新的方法,因为任何的变革,教育理念的创新离不开《教学法》大纲中的设计,也就是说学生们在课堂里有一个什么样的学习体验,这是一个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课堂,第二个领域就是在课堂之外更大的支持系统,也就是说学校的文化,因为我们在商业界的组织里工作的经历教给我们很重要的一点,真正的创新能够发生,它一定有这样的文化做支持,在这样的文化当中是包容的,是允许有失败和允许有错误发生的,所以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文化支持到教育的创新,是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的第二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想让教育领域发生创新和改变,你必须要有课堂的创新和改变,但是当你没有文化层面支持的时候,课堂的改变是难以为继的,所以课堂和教育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学生们实际上去学的是三个层次的互联性,因为作为人其实我们都生活于、存活于这样的互联网络当中,也就是说我们有三层系统在这里面,第一个是身心系统,我们的头脑,我们的心,我们所讲的这种系统性、互联性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得以展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个身心整合的系统。我刚才提到在工业文明时代下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特别关注的只是我们身心系统当中头脑的部分,所以在学校里我们总是在强调的就是你够不够聪明,但如果我们只能在头脑的层面去教育,而没有在心的层面去教育的时候,这个人可能不会很开心、不会很幸福。

第二个是社交系统,就是这种社交的、社会的、互动的现实,家庭、友谊、团队,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个以及最真实的系统,就是我们的家庭系统,第三个层次的系统是指我们身处的更大的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包括社会,所以在这个工业化时代下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这个,这种忽略其实带来了悲剧性的结果,森林不再是森林,森林是什么呢?森林就是我们采伐原木的资源,我们也忘记了其实土地是有生命的,而更多的我们是关注在怎么在这个土地上能够高产,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所以我刚才提到的这三个层次,我相信它是我们未来学习一个真正的基础,但是这样的基础并不是什么新提出来的理论,实际上它是非常古老的一个理论。实际上这三个层次的系统性都跟传统中国文化当中的精髓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不同的层面它们都是相关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非常愿意经常来到中国。

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这个分享,我觉得我们今天已经进入到了人类非常关键的一个时刻,在这个时刻里面我们要去回归到传统智慧当中的那个源头精髓,而在中国我们更有条件这样去做。

[责任编辑: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