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评论>社会热点>

沉淀传统文化情怀 扮靓筑梦中国征程

沉淀传统文化情怀 扮靓筑梦中国征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这天圆月东升之时人们也会摆出月饼、石榴、核桃、花生、西瓜等食品,边赏月边畅谈,其乐融融。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也都作为中秋传统文化流传不息。

流传至今的中秋民俗,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缩影。“最圆的月是中秋的月”,其也如同一件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情感认同的容器,盛满了炎黄子孙对家国的依恋、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憧憬。以此为缩影,中华传统节日里很多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诸多道德理念至今仍然具有着强大生命力,已经成为了筑梦中国的重要思想养分,诠释出最本真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就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的强化,能够延续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可以维系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比如说,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聚集一起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就既诠释了“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也凸显出和谐相处的民族精神。

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民族文化也足以成为民族振兴精神动力。诸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青藏高原精神等,尽皆可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弘扬的出发点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能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使得人们内心世界更加充实,面对文化渗透不会迷失方向。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在世界各文明冲突和融合过程中,也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个性的文化。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不仅仅是中秋赏月,我们需要用好传统节日,需要通过其安顿心灵,使精神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以升华。

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保持传统节日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13亿中华儿女肩负的历史责任。而今网上网下中秋文化如火如荼,就已经充分说明正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考验和洗礼的中华民族,永远也不会离别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月圆风清的节日里,就让我们将传统文化情怀在每一位炎黄子孙心里沉淀。祝福中国,筑梦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

[责任编辑:胡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