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行业资讯频道 > 时尚 > 

95后珠宝匠人胡凡:要带学生在世界赛场夺金

2019-05-23 10:57来源:晶报

晶报2019年5月23日讯 当22岁的胡凡站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的铜牌领奖台时,他第一次感受到,那些在奥运会赛场上获得奖牌的中国运动员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那一刻他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从一个爱美术的普通学生,到一名为国争光的小工匠,再到如今为国家培养参加技能大赛选手的老师,年轻的胡凡凭借不懈的努力,已经在人生跑道上一马当先。

胡凡展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前的练习作品。

珠宝加工的过程也是打磨匠心的过程

说起珠宝,大多数人会更容易联想到女人,的确,珠宝的购买主力军是女人,在深圳技师学院里,学习珠宝设计与制作的女生也比男生多。而胡凡就是这些少数男生中的一员。为此,他放弃了二本院校,也没少被同学取笑,但是他却从未后悔。

胡凡1995年出生于湖南益阳,从小就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幼年时曾把家里的电视机、收音机都拆开,按不同零件分装,再组合重装,看到组装成功的一刻,他就特别有自豪感。读书时,胡凡的文化成绩一般,但美术突出。2014年,他以美术特长生参加高考,被北方的一所二本院校录取。

然而,胡凡却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吃惊的决定——在向亲人朋友打听过珠宝设计行业的前景后,他选择南下深圳,前往深圳技师学院学习珠宝设计与制作。“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最重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容易坚持下去。”那时的胡凡虽然才刚成年,却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

入校后,胡凡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保持班级第一,每学年都拿到一等奖学金,第一次参加校内比赛时就取得了好成绩。那次是在学校技能节上的比赛,主题是“玫瑰”,胡凡思索许久后,决定采用抽象的形式,画出玫瑰的线条,并在正反面分别镶嵌红蓝宝石,代表着“心心相印”。这个有创意的作品最后被评为二等奖,奖金800元。这对胡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让他在珠宝设计与制作这条路上更有信心地走下去。

从那以后,胡凡更加努力地学习宝石的知识,尽可能多看、多临摹著名珠宝设计师的作品。同时,他也参加了大量比赛,以赛带学提升自己。如今,学校里展示着胡凡制作的几十款黄金、白银饰品,样式繁复,工艺精巧。它们最开始都只是一小块黄金或白银原材料,正是有了胡凡不断的敲打整形、磨锉焊接,才成就今日的艺术与市场价值。雕琢珠宝的过程,亦是打磨匠心的过程。

胡凡在指导学生进行珠宝加工项目的训练。

每天十几小时练习 只为代表国家揽佳绩

2016年,学校挑选人才冲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国家选拔赛,胡凡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进入了团队集训,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制作能力。

那个时候的自己,被现在的胡凡形容为一块海绵,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大力吸收。正是因为天分加上努力,再配上一副好心态,1个月的集训后,胡凡从学校团队中脱颖而出——参加市里比赛的时候,一举拿下了第一名。

就这样,有点像胡凡玩的游戏中打怪升级一般,消灭一个个困难,他从市赛一路打到省赛,又到了国家赛。经过一轮轮的淘汰,不断告别队友和对手,胡凡最后成为了国家队中参加珠宝加工项目唯一的选手。

那一年,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没有任何经验,胡凡的赛前训练只能靠主动摸索。每天他基本都要训练12到14个小时,最多时能达到18个小时。为使基本功扎实,有时一个动作一天能练数万次。另外,他还需要克服左撇子习惯带来的不便,珠宝加工项目要求选手通过熟练运用各种工具,对设计图纸的原始概念、形状和结构进行制作的过程,但几乎所有的工具都是专为“右撇子”而设,想要突围,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使用方式。偶尔胡凡也会觉得孤独和辛苦,偌大的集训场地里只有自己不断重复着单调的动作,但一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只会越发认真和勤奋。

终于到了改变胡凡命运的那一天,2017年10月15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进行,比赛4天共计22小时。面对从未想过的近似于开放性的赛场,胡凡有些傻眼,观众们在选手外围走动,最近的距离差不多就是伸手可触,更让他有些好笑又好气的是,第一天比赛时,一位中国观众突然问他:“你是不是深圳来的?”见他不回话还继续追问。所以第二天比赛前,胡凡赶紧买了耳塞,还在桌边贴了一张“请勿交谈”的提示。比赛难度大,经验不足,又有许多突发状况,前两天比赛下来胡凡落后了不少分。

虽然有些失落,但胡凡没有放弃,重新调整心态,适应比赛节奏,他在第三天的比赛里实现了逆袭。比赛制作的吊坠清真寺穹顶部件难度在于“收底”,即纯手工把整块金属敲出超半圆立体造型,稍一疏忽,便会导致第四模块无法对各部件进行组合,需要技巧,更需要严谨。在这个工序,胡凡只用了一个小时,效率远超出其他选手。

终于,在第四天的比赛也顺利完成后,胡凡的总分追了上来,拿到一枚宝贵的铜牌。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身披国旗,心潮澎湃,只想向世界宣告得奖的是中国人。

希望亲手教出 为国家拿到金牌的学生

2018年,对于胡凡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年。刚毕业的他不仅被评为2018新时代“十大深圳好青年”,紧接着又被人社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入编留校当教师,迅速完成了人生身份的一次转变。

4月25日下午,在位于深圳技师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国家集训基地里,宽敞的房间里整齐摆放着近10张工作台,天花板上悬挂着世界各国国旗,墙上的倒计时显示着距离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还有119天。胡凡如往常一样带着4名学生在这里进行训练,由于今年比赛开始重视设计的部分,所以胡凡也为学生增加了设计绘图方面的辅导。穿着灰色套头衫的胡凡长着一张娃娃脸,在几位学生中间一点都不像一位老师,倒像是同班同学。实际上,他也只比最小的学生大5岁。

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对胡凡来说,其实就是从选手变成了选手的教练。他的工作和校内其他老师较为不同,他不需要上课堂授课,而是主要培养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从自己训练,到指导别人训练,这对他来说,遇到的困难还不小。

“以前是自己练,技术掌握了就可以,现在我要想着怎么用语言和行动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胡凡称,当上老师后,他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当选手时,他就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过程,目标很明确也很单一,不断提升技术取得比赛好成绩,可是作为教练,他的目标“怪物”就出现了各种类型。比如,对自己向来要求严格的胡凡,在指导学生时,同样高标准要求,但是他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并且知道如何在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因为世界技能大赛的规则每届都在变化,他不仅要常常出差,和其他省市队伍的教练交流经验,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和其他省市队伍的走训、比赛等活动。最让胡凡在意的还是教学方式,作为首个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的选手,他比其他队伍的教练都有优势,但是如何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对学生的帮助,是他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的国内选拔赛,胡凡有两个学生打到了国内五强,但很可惜没能争取到唯一一个代表国家出战的名额。胡凡已经将目标放在了两年后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他期望,他的学生有一天能在世界赛场上发光发热,为国夺金。(林菲/文、图)

[责任编辑:方之颖]

新闻评论